热心网友

等到有很多赞助商赞助。等到老百姓口袋钱多起来就不远了。

热心网友

等到有很多赞助商赞助。等到老百姓口袋钱多起来就不远了。

热心网友

F1上海站花费巨资,以白描的方式向国人展示了F1赛事的“烧钱”本质。但是,F1的拥护者们认为,这些钱花得值。虽然F1赛事本身赚不了钱,但是它可以提升上海品味,可以通过相关产品开发带来巨大的利益。就算是在最受怀疑的门票方面,上海站也火了一把。9月17日下午,在由南方体育、上海赛车场、新浪网及上海赛事商务有限公司主办,并得到西门子电子赞助的首届中国F1发展论坛上,上海赛车场副总经理郁知非公开承认,“目前票务收入达到3亿元。”根据与国际汽联的商业协议,每站比赛的门票收入归赛事举办地所有。那么,按照返佣比率9%计算,再扣除10%的赠送票,2。43亿元人民币的票务收入将尽归上海赛车场所有。与此相关的旅游经济也旺了一把。据上海赛车场有限公司的主管人员估计,在F1上海站比赛期间,来上海观看比赛的境外游客约在5万人,大大超过当初估计的3万人。游客平均在上海逗留3天,在上海的酒店住宿、交通、餐饮、门票、商业等方面的总花费约在四五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在马来西亚站,相关收入只有2。6亿到3亿美元之间。同时,拥护者们认为,上海的城市品味也会因F1而上一个台阶。这可以从下面这个事实得到验证。在比赛的三天里,世界排名前500位的大企业中有120家公司在上海举办了各种推广活动,还有的把上海站的门票作为礼物,赠送给自己的大客户。而屠启宇,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也大力推销F1赛事对上海城市的价值。屠把F1赛事看作是一个成功的城市营销活动。他认为,与世界杯、奥运会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的F1与前二者不同,它的受众面有相当的档次,而这对于营造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显然是一条捷径。同时,F1对上海的城市转型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据屠介绍,伦敦、巴黎的第三产业占城市GDP的70%至80%,而上海第三产业的产值只占了整个城市GDP的50%左右。近年来,上海极力打造F1、迪斯尼公园、环球影视城等项目,就是为了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创造新的文化需求,促进上海从一个工商业城市向消费型的国际大都市迈进。而F1是典型的高端消费文化,它的到来,可以推动上海城市消费,把上海的消费性城市格局往上提一个层次。上海不惜血本拿下F1赛事的举办权,也和上海的汽车工业牌密切相关。一份来自上海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汽车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力系数为1。2652,高出平均水平26。5%。同时,F1赛事还能从赛区所在的嘉定区辐射周围地区,如杭州等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500公里地区的经济会有一定推动作用。而这个大经济区域的地价、人力成本优势也将成为“F1赛事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上海的目标远不止于此。F1赛事过后,上海还将投资36亿元建造一个“最大、最豪华、最现代的安驾乐园”,乐园里能够模拟世界上所有的公路和自然天气,从而打造一个“经济娱乐圈”。而且,F1相关的纪念品的开发也可以带来不少的收益。例如,一顶F1的帽子要卖300元左右,一件F1T恤市场价格在600元左右,而与之相关的F1烟灰缸、笔筒、钥匙链等产品也都有着不菲的身价。。

热心网友

2008年吧

热心网友

时间问题

热心网友

估计5年

热心网友

当用于F1的收入大于支出时!:)

热心网友

中国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估计5年就OK!中国经济强国,就会越来越有钱进行"奢侈"消费的!

热心网友

再等个5年时间吧

热心网友

五年之内

热心网友

等中国的车队和车手有了竞争实力了就有希望了

热心网友

随着F1在中国的极度升温,相信不出两三年就能赚

热心网友

过两年吧

热心网友

国际影响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你说呢?

热心网友

还需要很长时间

热心网友

在过几年吧,现在还不能赚

热心网友

真正意义上的赚钱,是看举办方有没有赚钱吧?不知道我理解的正确不正确。那就要看赞助商的赞助,还有门票收入等等。我想,再过5年,等到中国大致普及车的时候,关注车的人也多起来了,就会赚钱了。

热心网友

看时机吧

热心网友

看发展吧

热心网友

这个去年应该就赚钱了啊!包括旅游、酒店和其他的收入在一起!

热心网友

能不能真正意义上赚钱不重要重要是给人们带来欢乐.

热心网友

中国目前没有自己的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