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两道眉毛不羁地挑着,细长的眼睛射出锐光,宽厚的鼻头前挺闪亮,上唇撇起来时透着一股子倔和拗-----这是朱鎔基当总理时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 退休后的朱鎔基,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慈祥了不少,笑容也日趋增多。他现在的最大原则是不跟任何人谈工作 ,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他看书、练书法、拉胡琴。兴致来时,还会与夫人劳安一起“妇唱夫随”地来一段京戏。他的每一天平和而充实,正过着一个退休老人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退休后,朱鎔基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已不在职的他,要求任何人都不要再和他谈工作。 离开中南海的总理座椅后,朱鎔基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他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了广东。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他都极力避免与地方官员接触时谈及工作。中国的惯例是,即使退下来的国家领导人来到某地休养,当地领导人亦会进行礼节性拜访。每当这些官位在身的人来访时,快人快语的朱鎔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 朱鎔基之所以如此重视“不谈工作”的问题,自有其深刻的考虑。他作为前任,已经把工作彻底交接给后任温家宝,如果他再恋栈地指手划脚,不仅对国务院新班子的领导不利,与自己的做人风格也不符。为此,聪明的朱鎔基避免与任何人谈论涉及“工作”的话题,不愿意带来哪怕一丁点的被动影响。为求双重保险,他同时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替他把关,婉言谢绝亲朋好友之外的拜访者。朱鎔基已过了七十五岁,进入晚年后,身体上难免有些小毛病。朱鎔基退休以来,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了一个良性肿瘤。听说,这个小瘤子曾让劳安分外紧张,甚至让她寝食难安,当朱鎔基的小肿瘤割下后送病理检验证实确为良性时,劳安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之前,其实所有知情者都认为那不过是个良性小瘤,不会有大碍,所以连中央有关部门都没有报告,但唯有劳安对那小瘤放心不下,直揪心到水落石出。 别看朱鎔基以前严肃得吓人,现在他去医院看眼、看牙时,其人到哪里,笑声就跟到哪里,且谈笑风生的水平煞是了得,医务人员经常乐成了一团。医务人员反映,退休后的朱鎔基很愿意聊天,喜欢像普通人那样东扯西拉。那次,他回忆与中共中央七常委一起去清华大学参加九十周年校庆的情景时,绘声绘色地表示,其它领导人进入会场的时候,掌声一般,他进去的时候,掌声雷动。他低头垂目,有意不看大家,但是掌声由不得他控制。他对此心中忐忑不安,诙谐地感叹,“这不是害我吗?” 朱鎔基一旦聊起来,甚至有点刹不住……有时,他会自嘲地说,“现在不是怕我没时间聊,是我怕你们没时间聊。” 而每次朱鎔基的幽默,劳安都是最会意的听众。现在朱鎔基并没有进入深山,他仍在人间,与世无争、乐得逍遥地过着平静无波的退休生活 。
热心网友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总理他为中国做不少事
热心网友
壮哉!朱总理
热心网友
他住在上海的郊区。很有点大隐于市的感觉。实际上,他对上海感情深,认识的人多。而且上海的文化丰富,符合南方人的习惯。我尊敬他,是他让中国的大学教育普及化,新闻报道真实化。
热心网友
他是我们的好总理,我发自内心的祝愿:晚年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热心网友
我很喜欢他的作风,引以为荣.
热心网友
在网上见过一张他和夫人在某景区的合影,估计是在游历名山大川
热心网友
他老人家在任太累,也该歇歇了!
热心网友
养老婆
热心网友
我也很想知道,因为其实我很敬佩他!!愿他健康就好!
热心网友
估计会反思自己在位上到底给这个国家和民众带来了什么吧——
热心网友
他的子女都是银行界的,他就归隐幕后咯。
热心网友
归隐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