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完避孕药感觉很反胃、恶心。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这种反应。还是不适合吃。

热心网友

口服避孕药后如出现恶心、呕吐、挑食等,这是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刺激了胃黏膜而引起的,这是一种暂时性现象,等胃黏膜适应了这种刺激,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热心网友

一般情况下考虑使用避孕药物后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都是属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建议不要过于担心,最好是积极调整饮食和情绪,注意局部的卫生较好,同时建议平时避免多次使用避孕药物。

热心网友

服避孕药后偶会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可加服维生素B6 服咬后一周出现阴道出血者,加服炔雌醇0、0123--0、025毫克每日。

热心网友

“是药三分毒”,避孕药的成分是激素,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短效避孕药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避孕药,它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短,所以要每天按时服用,1个月经周期必须连服22天才能起到避孕效果。短效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对一些女性来说,两者的含量可能并没有恰到好处,从而出现了不良反应,这时,服药的女性应该予以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避免药物对身体的伤害。以下是5种最常见...

热心网友

“是药三分毒”,避孕药的成分是激素,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短效避孕药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避孕药,它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短,所以要每天按时服用,1个月经周期必须连服22天才能起到避孕效果。短效避孕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对一些女性来说,两者的含量可能并没有恰到好处,从而出现了不良反应,这时,服药的女性应该予以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避免药物对身体的伤害。以下是5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以供参考。一、类早孕反应  类早孕反应较常见,约占用药人数的50%。症状多为先重后轻,以后逐渐消失,可能与机体逐渐适应有关。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乏力、头晕等类似妊娠早期的反应。常在服药第1—2周发生。该反应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有关。  其实,发生类早孕反应不用太焦急,只要将服药时间改在晚饭后或临睡前就可以很好地缓解胃的不适反应;反应较重者,可服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仍无缓解者,可考虑更换避孕药,选择雌激素含量较少的药物。二、阴道出血  不少女性在服药期间,会发生持续性的点滴出血,或者如同月经量的突破性出血。这与漏服、迟服了避孕药或者避孕药药效不足有关。如果阴道流血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常提示雌激素剂量太小;如发生于后半周期,则表明孕激素剂量不够,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  前半周期出血时,每日可加用炔雌醇5—10微克,直至该周期结束;在后半周期出血时则每日可加用1片避孕药;若出血时间接近月经期或出血量多如月经时,则可停药,于出血第5天再服用下一周期药物。三、月经过少或闭经  服用避孕药后月经量变少了,甚至发生了闭经是什么回事?原来避孕药可以使子宫内膜发育不全,腺体分泌不足,因此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而变薄,致使月经量减少。个别女性因避孕药的抑制作用过度,在停药后不发生撤退性出血,出现闭经。  解决办法:这对本来月经量大的女性不啻是一件好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尿妊娠试验阴性,停药7天后仍可继续服用下周期的药物。若连续闭经2个月,则要立即停药观察。大多数人停药后月经会复潮。四、体重增加  因为害怕药物引起发胖,有些女性不愿意服用避孕药。避孕药物中某些成分可以引起体重增加,雄激素可以引起食欲亢进或痤疮等,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前3个月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因此导致月经后半个周期体重增加;孕激素促进合成代谢,导致体重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体重增加的发生率仅为15%左右。  根据不同的情况应予以分别处理,食欲亢进、出现痤疮者,可以适当节食并更换17—羟孕酮类制剂如避孕药2号;月经后半期体重增加者,则要减少食盐的摄入;短期内体重增加过多,应停药。五、面部色素沉着  一些服药时间较长的女性的脸颊部可能出现像怀孕时那样的蝴蝶斑,这是雌激素引起的色素沉着。妊娠期已有色素沉着的人用避孕药后容易发生,并且与日光照射有关。  避免面部色素沉着,可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橙子、猕猴桃等等;避免强光照射,出外时涂抹防晒霜;有色素沉着倾向的人,可选用雌激素含量比较低的避孕药,比如单纯孕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