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恩歼8二是歼8的改进型,算是新推出的吧,所以叫新型
热心网友
垃圾飞机,据说是借鉴了MIG-23的技术
热心网友
F-8Ⅱ型飞机是沈阳飞机研究所和中国沈飞工业集团在F-8的基础上发展和生产的双重任务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截击、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对地攻击。该机于1980年9月开始研制,1984年5月完成主要试验,并于同年6月12日首飞。该机在F-8的基础上对部分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该机采用两侧进气,增加了安装航空电子设备的空间,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换装了功率更大的WP-13A发动机,使该机具有很好的中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天候拦射攻击能力。该机除装备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外, 还准备出口。动力装置2台WP-13A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2。7千牛,单台加力推力65。9千牛。主要机载设备仪表着陆系统,无线电罗盘,雷达高度表,自动驾驶仪等。 武器:1门23毫米双管机炮,翼下可挂装红外空空导弹,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以及火箭弹和炸弹等。尺寸数据翼展9。34米,机长20。53米,机高6。01米,机翼面积42。2米2。重量及载荷空重98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43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5288千克。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M2。2。 1960年代,苏联和中国都开始研制一种强调高空高速战斗机,为甚末呢,因为两者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在几十年来领空频频受到侵犯,在拦截U2和火蜂无人高空轰炸机的过程中,都创下了好的战果,但是,更多的是无奈和牺牲。利用原有的苏15,米格21,和歼7,歼6都很难拦截,不断有失速发生,同时新一代的高空音速轰炸机的出现,都促使两个国家需要更高,更快,更好的拦截机。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两者过于强调高空高速(中国称为双2)机动性差,电子设备差,都是落后的。但是生活在我们这一年代,对SU30,F15,F22津津乐道的人很难理解当时的气氛,核战争!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拦截对手的轰炸机(洲计导弹当时规模较小,主要是空基核力量)最为重要,只要能少让对方的一架轰炸机到达目标,就能拯救上万,上百万人的性命,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巨大贡献! 这两种飞机就是米格25和歼8,米格25成为一代名机,能以3马赫速度高空巡航,而它的侦察轰炸型更激使美国研制F15,而当时中国工业水平低,航空发展晚,技术储备不足以及文革10年冲击,出世较晚,性能也远不及米格25,与米格23各有所长。 就实际看来,歼8与其说象苏15,倒更不如说象米格25的前身YE152验证机,两者不仅形似,连性能都相似,但说中国仿制或者偷了苏联的技术,那也不现实,米格25研制是绝密,连格列维奇大师都隐了身,中国如何搞到?苏15也很少出口,以中苏交恶,中国也很难弄到手。况且苏15已不能满足要求。 YE152验证机和歼8的思路可说不谋而合,都是以米格21为蓝本的放大与性能提升,机头进气,加长进气道,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同样的三角翼。后来都发现机头进气方式不能装大功率雷达,进行重新研制,YE152很快换两侧进气,两台强劲的曼图斯基发动机,变成米格25。而歼8就可怜多了,文革十年白白浪费,80年代初才参考米格23,利用CAD技术,改装为歼8二。 应该说,歼8和歼8二亚音速机动性不足,天生腿短--航程近,但是存在必然有合理性,中国空军直到80年代末,一直准备对抗超级大国入侵,全面发展不现实,只能采用一种防御战,也就是说,类似于前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角色,在无数的导弹高炮与地面雷达支援下歼8,歼7分管高中低空进行地带防御的刺猬战术,不追求美国似的多性能,高航程。 歼8和歼8二现在性能落后,但必竟是20年前自行研制的高空高速战机,综观第三世界同时代,我们可以发现所自行研制的战机只为低档对地支援机,如强5,印度风神(德国设计),南斯拉夫SICA鸥式等,几乎从来没有这种技术难度(双二)的飞机,尤其从歼8到歼8二,只用1年另3个月,更说明了设计研发能力的提高。 。
热心网友
算是后出的类型.算是新型吧!
热心网友
歼8M因该是更好才对的!!不过新的推出才叫新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