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做些什么努力呢?需要什么贡献吗?还有,他们是通过什么标准选拔院士的?
热心网友
首先,申请人必需要有真东西:国家级大奖和排名,国家级攻关课题的主持人,国家主要学科学会的理事长,国家级学报主编等。其中第一项最主要,但至少应有上述的两项(大致如此)。学历和外语方面,以前没有明确要求。其次,要有两个以上院部级(含省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者国家级学会的推荐。外籍院士需已取得所在国院士和对中国有学术贡献两项。5名院士具名推荐也可以算一项。当然,这样做还是便宜了当官的和能白话的。笔者身边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有些人学问作的很好,各项条件也打倒了,但却一直提不上院士。原因不外是:1)不会组织答辩材料或口才不好;2)本单位本专业有人捷足先登;3)学科面太窄,太专,其它院士都不懂;和4)交叉学科,招不到对口门类,两边踢皮球。主要还是第一点,其它原因第一次不行,以后总能行。但是话又说过来,在当今做学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没有组织才能和不会白话行吗?[cchere。net 西西河 席琳]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前比较难进入,是因为在评选过程中,如果收到反对的意见,(尤其是同行权威和本单位的人反对),基本上这一次就算是泡汤了。所以很多人如袁隆平虽然符合条件,但如果在学术上有争议,往往很难被提上科学院的院士。中国工程院由于成立的比较晚,学术上的歧见(山头)还比较少见。最近几年工程院采取到原单位调查和张榜公布措施,因而很多弄虚作假的高官连初选都进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