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朱自清作品甚多,《憎》这篇文章原载于1921年11月4日《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历时5日续完,其时朱自清从报社辞职不久,生活相当窘迫。《憎》中最精彩的是对一个劳动者的尸体的描写,“微侧着拳曲的身子。脸被一破芦苇遮了,不曾看见;穿着黑布夹袄,垢腻的淡青的衬里,从一处处不规则地显露,白斜纹的单挎,受了尘秽底沾染,早已变成灰色;双足是赤着,脚底满涂着泥土,脚面满积着污垢,皮上却绉着网一般的细纹,映在太阳里,闪闪有光。”这一段描写十分细微,在那样一个年代,饿死的尸体随处可见,作者却如此大费周章地来写一具尸体。质朴、简练的语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不难看出作者的主旨是鞭挞让穷苦人民生灵涂炭的旧社会的吃人本质。附:朱自清作品《春》、《绿》、《匆匆》、《温州的踪迹》、《歌声》、《看花》、《择偶记》、《冬天》、《毁灭》、《燕知草》、《荷塘月色》、《踪迹》、《背影》、《买书》、《说扬州》、《我是扬州人》、《扬州的夏日》、《给亡妇》、《瑞士》、《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欧游杂记》、《论雅俗共赏》、《儿女》、《执政府大屠杀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外东消夏录》、《罗马》、《三家书店》、《西行通讯》、《蒙自杂记》、《松堂游记》、《我所见的叶圣陶》、《忆》跋、《论无话可说》、《柏林》、《文人宅》、《博物院》、《公园》、《说》、《荷兰》、《吃的》、《这一天》、《新中国在望中》、《白马湖》、《莱茵河》、《加尔东尼市场》、《哀互生》、《重庆行记》、《南京》、《经典常谈》、《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谈抽烟》、《论不满现状》、《我所见的清华精神》、《航船中的文明》、《论目顾眼前》、《刘云波女医师》、《赠言》、《初到清华记》、《文物·旧书·毛笔》、《阿河》、《序》、《飘零》、《白采》、《论东西》、《说梦》、《海行杂记》、《春晖的翌日》、《动乱时代》、《乞丐》、《圣诞节》、《怀魏握青君》、《哪里走》、《一封信》、《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论百读不厌》、《论书生的酸气》、《憎》、《沉默》、《撩天儿》、《如面谈》、《人话》、《论老实话》、《论废话》、《很好》、《不知道》、《话中有鬼》、《正义》、《论自己》、《论别人》、《论诚意》、《论做作》、《论青年》、《论面谈》、《重庆一瞥》、《教育家的夏丐尊先生》、《绥行纪略》、《佛罗伦司》、《德瑞司登》、《滂卑故城》、《“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你好》、《子桤漫画》代序、《山野掇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