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k所刻三卷本,共36门。其上卷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四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见《论语·先进》),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以及蔑视礼教的内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403~444)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他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其中不少故事取自《语林》、《郭子》,文字也间或相同。(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用古书四百馀种,补充了不少史料,许多已经散佚的古书借此保存了佚文,颇为后人珍重。 《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在《世说新语》的三卷36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由于故事的年代在秦汉之后,所以对秦汉史帮助不大。

热心网友

是刘义庆写的一本书介绍三国和魏晋时候的故事典故.

热心网友

同意楼上的观点,对学习文言文,学习文化史有点帮助。

热心网友

就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 不是长篇巨著, 也没有多高深的理论, 拿它解闷使挺好. 楼上说的不错, 对学文言文有帮助, 对学史我看不出来有多大用处.

热心网友

没有。世说新语主要是晋代士大夫的生活言行。汉代的很少,有一点三国时期的(很少,有些西晋初的人物也勉强可以算吧),秦代的好像没有,我没见到。而且也不太涉及历史背景,不太好懂。想学文言文倒是不错的教材。

热心网友

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