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15个月了,前些日子拉肚子,现在好了之后就只吃一点奶饭菜都不吃,请问应该怎么办?(我的孩子胃口一直不好)

热心网友

小儿厌食症的常用中成药1。 健儿消食口服液:具有健脾益气,理气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属气阴两虚型。3岁以内每服5~10ml,3~6岁每服10~20ml,日服2次。2。 小儿消积丸: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有停食积滞者。3~6个月每服10丸,6个月~1岁每服20丸,1~3每服30丸,3~6岁每服50丸,日服2次。3。 小儿喜食片:具有健脾益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适于小儿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1~3岁每服2~3片,3~5岁每服3~5片,5岁以上者酌量增加,日服3次。4。 健脾糕片: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者。嚼服,1~3岁每服6~8片,3~6岁每服8~12片,日服2次。5。 大山楂冲剂: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各种原因之食欲不振。1~3岁每服3g,3~6岁每服6g,6~9岁每服9g,日服2~3次。6。 健儿散:具有开胃健脾,生津消导的功效。用于小儿厌食属脾虚津亏者。3~6岁每服2~3g,6~9岁每服3~5g,日服2次,需连续服药1~2个月。。

热心网友

人生下来就以“吃”为第一要事,因为只有“吃”才能维持生命,长大一点的孩子不爱吃饭,主要是父母对孩子太关心、太溺爱所致。他们总是采用强迫、哄骗的方法让孩子多吃东西,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们拒食或挑食。以下几点虽不是名家名言,但对为孩子不吃饭“忧心犯愁”的父母,却颇有教益。1。让孩子多运动。运动能加速能量消耗、促进胃肠蠕动和新陈代谢,增强食欲。肚子饿了的孩子是很少挑食或拒食的。“饥不择食”、“饥饿是最好的厨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尽量少给零食。现在的家庭,“儿童食品”非常充裕,吃的喝的应有尽有。试想:如果孩子整天喝的不离口,吃的不离手,还能吃得下饭吗?事实也说明,贫困家庭的孩子很少有拒食和挑食的。3。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菜摆在桌上后,让孩子自由吃,如孩子拒食不要强迫,半小时以后收起饭菜,不给孩子吃别的东西。如果家长常在孩子吃饭时喋喋不休,声色俱厉地逼孩子吃,往往会使孩子感觉吃饭是一种“任务”,于是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故意拒食。4。不让孩子吃过于油腻及含糖量高的食物。这类食物消化慢,孩子不觉得饿就难以产生食欲,影响进食。5。经常有意识地向孩子宣传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对人体的好处,以调动孩子的积极进食情绪。6。孩子身体状况欠佳时,要找医生诊治。生病时胃口不好,自然吃不下东西。 。

热心网友

宝宝厌食体重减轻,抗病能力减弱,会危及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引发其他疾病,应积极治疗。引起厌食症的病因,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中医治疗以健脾益胃、化湿消滞为主,常用中药方剂山楂、麦芽、山药、薏苡仁、鸡内金、莱菔子等,亦可选用中成药治疗。   宝宝厌食如因精神因素引起者,应消除引起患者情绪不宁的各种因素,改变不正确的教育和饮食习惯。如进食时不应以玩具逗哄小孩,家长不应过分紧张宝宝进食,以免引起不良的作用。当宝宝拒食,不必持续劝诱,更不可强迫进食,应暂停进食,以正常饥饿感引起食欲更为有效,或让宝宝同其他小儿共食,产生良好的作用。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因患急、慢性传染病引起者,应积极彻底治疗。因感染性疾病引起者,应积极控制感染。由于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疾病,应积极补充营养。营养不良者应调整饮食、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补充铁剂和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锌缺乏症补锌等。掌握“缺啥补啥,不缺不补”的原则。   调整饮食,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宝宝的饮食既要注意营养的需要,又要适应宝宝的消化功能。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增加宝宝的食欲。培养宝宝的良好进食习惯,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不在进食前吃零食以免影响宝宝食欲。保证宝宝充分睡眠和适当的游戏活动,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时保证宝宝的情绪愉快等,均有利于增进宝宝食欲,使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