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古文一般是没有标题的。我们在中学学到的文言文的题目都是后加上去的,而《庄子》却不是这样。<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七篇分别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和杂篇则有<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等。我发现外篇和杂篇的文章,标题分别为本篇的前二或三个字,而内篇每篇的题目为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本篇中是没有的,但是这三个字精确概括了本篇的内容,绝对是本篇的精华!请问:《庄子》各篇的题目是原来就有,还是后人加的?如果是后人加的,那么这个人是谁?不管是原来就有还是后人加的,为什么内篇和外/杂篇不一致?谢谢! 05/11/05

热心网友

所有的题目应该都是后人晋代郭象加上的,现在的《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在流传下来的郭象注本为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至于题目不同,因为内篇思想连贯,文风一致,应该是庄周本人的作品;而外篇和杂篇则较为杂乱,应该是庄周后学之作,或是其他学派的著述,但因基本上仍反映庄子学派的思想,所以都编为一书之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