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老人今年九十,平时身体都硬朗,念经拜佛但不吃素,不吃鸡鸭和蛋.忽然有一天病倒送去医院说是脾烂了引起的胆结石,但是没办法动手术,只好回家.不知道吃什么东西好,硬的东西吃不下,找的资料有说不要吃酸的甜的,可是她平时只能进食米粥,咸菜,因为说青菜没味道,她是一个坚强的老人,轻易不露出脆弱的样子给人看,家里人希望尽量延长她的寿命,跪求专业的医生提点建议该给她吃点什么好,最好具体点,因为本人不清楚哪些东西含什么东西多,代我90岁的太婆向您表示感谢!

热心网友

胆结石,又是老人患的,应特别注意?食调理。?食得清淡少油,以少吃多攴为宜。吃米粥、面条、面片汤、麦片,脱脂牛奶、豆腐、酱豆腐、豆浆等都可以。魚虾、食用菌、水果蔬菜均可以摄入。至于吃酸、甜的食物,主要决定口味喜好。疾病本身,不一定需特别的忌口。如果消化没啥事,可吃些肉沫,以改善胃口。适当喝些果子汁,补充维生素。

热心网友

吃蔬菜水果多些。

热心网友

据研究,四种食物可有效抑制胆结石: 核桃阻止胆石生成: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形成,进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故能阻止胆石的形成。核桃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胆汁成分,有利于胆石的排出。 生姜有较强利胆作用:人体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胆汁中的黏蛋白增加,合成胆石析出。而生姜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相对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胆结石的...

热心网友

据研究,四种食物可有效抑制胆结石: 核桃阻止胆石生成:核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可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形成,进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故能阻止胆石的形成。核桃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胆汁成分,有利于胆石的排出。 生姜有较强利胆作用:人体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胆汁中的黏蛋白增加,合成胆石析出。而生姜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相对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胆结石的目的。 黑木耳使结石脱屑:黑木耳有促进消化系统中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可润滑肝内、外胆管,促进胆石排出。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不断脱屑缩小,经管道排出。初发结石病患者,每天坚持1~2次黑木耳,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对慢性坚固的结石,若长期坚持食用黑木耳,也可使结石变小。 南瓜能化结石:早上喝两碗南瓜粥,粥内煮1个鸡蛋。中午吃几片蒸的南瓜,或者炒南瓜当菜肴。晚上也喝南瓜粥,吃点馒头,喝杯牛奶,其它菜肴也可以照常吃,但用动物油炒的菜和油腻食物最好不吃。吃南瓜时花样可多一些,大米、小米、玉米面、白面南瓜粥都可以,但不管什么粥,南瓜要占主要比重,南瓜要带皮一起食用。

热心网友

胆结石、胆囊炎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两种病变常伴随发生,出现胃脘部疼痛的症状,容易与胃病相混淆,若按胃病治疗则不得其效。目前随着B超的普及,胆结石、胆囊炎的诊断已相当容易,对于经常胃脘痛的病人,只要去做一个B超,多数可以得到确诊。 中医认为,胆结石、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

热心网友

胆结石、胆囊炎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两种病变常伴随发生,出现胃脘部疼痛的症状,容易与胃病相混淆,若按胃病治疗则不得其效。目前随着B超的普及,胆结石、胆囊炎的诊断已相当容易,对于经常胃脘痛的病人,只要去做一个B超,多数可以得到确诊。 中医认为,胆结石、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 胆结石的治疗,应根据结石的大小,胆囊的功能,采取相应的手段,一般来说在胆囊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直径小于0.6cm的胆囊结石和直径小于1cm的胆管结石才有可能排出。中医的排石手段有很多,中药、针灸、食疗都可能获效,目前市售排石中成药也很多,但有些过于夸大其词,反而不可信。溶石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目前在临床上还未找到有很好溶石作用的中药。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表现为:间断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向右肩背放射,多因生气或油腻餐引发或加重,有时可突发右上腹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嵌顿所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辨证为:肝胆郁滞,腑气不畅。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枳实、厚朴、木香、黄芩、白芍、金钱草、大黄、当归、甘草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大便干燥可加大大黄用量或酌加元明粉。若考虑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可嘱病人右侧卧位,拍打其右后背部,使结石从嵌顿部位脱出解除疼痛。发病期间应忌食油腻,保持心态平和。 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表现为:起病急,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不思饮食,进食则腹痛加重,或呕吐,发热,或有寒战,有时出现黄疸,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查体:右胁下或胃脘区疼痛拒按,莫非氏征阳性,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胆囊,肝区叩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白细胞常在12000/mm3以上。辨证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治宜清利肝胆,理气通下。常用药:金钱草、虎杖、公英、黄芩、郁金、川楝子、茵陈、柴胡、白芍、大黄、元明粉等。腹痛剧烈者加元胡;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病人应禁食,有条件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输液,并可于右上腹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膏,以促使炎症消退。同时要配合应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疾病到了这一阶段最积极的措施应是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人存在手术禁忌情况,或当地无手术条件,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胃脘区剧痛,甚至痛遍全腹,高热不退,黄疸,便秘。体检:血压有下降趋势,甚至休克,腹肌紧张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数或细数。白细胞高于20000/mm3。辨证为肝胆郁滞,火毒蕴结。治宜清利肝胆,泻火解毒。常用药:茵陈、虎杖、栀子、公英、龙胆草、柴胡、黄芩、黄连、生大黄、元明粉、生地、生石膏。高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怕冷自汗,脉沉细者可加麦冬、石斛、天花粉;有出血倾向的可加水牛角、赤芍、丹皮;出现休克可加人参、附子。 上述的三种症候群,实际上是胆结石,胆囊炎逐渐加重的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治法中始终贯穿一个原则就是舒肝利胆,通腑泻热,这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基本法则。除了内服、外敷中药外还可配合针灸(足三里,阳陵泉,胆俞等穴),耳针(肝、胆、胰、神门等穴),运经仪治疗等常可获得很好疗效。 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副作用少,无禁忌证,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把握好适应症,尤其是在急性炎症阶段的治疗。 胆结石食疗法 先准备材料如下:1.喜瑞苹果原汁1000cc(超商或生机饮食店购买) (6瓶) 2.泻盐(生机饮食店购买,约20元)1小包3.现榨柠檬原汁 125cc + 橄榄油 125cc(充分搅拌均匀) 胆结石食疗法※第一阶段:每天先喝喜瑞苹果原汁1瓶,(当开水喝)连续喝5天。※第二阶段:1.第六天开始,一直到下午1点之前都可进食,下午1点到6点保持空腹(绝对禁食);2.下午6点用【一匙泻盐加入1杯250cc的温开水】喝下去;保持空腹,3.下午8点用【一匙泻盐加入1杯250cc的温开水】喝下去;保持空腹,4.晚上10点,再喝一杯250cc【现榨柠檬原汁 125cc + 橄榄油 125cc(充分搅拌均匀,否则可能会反胃) 】;隔天早上即可排出胆结石(马桶内浮在上面的绿色物即是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