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当时曹操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张绣等军事势力,北方基本平定后,趁势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统一中国。这时,刘表新亡,刘琮投降,曹操在当阳长坂坡击败刘备,乘腔追击,进兵江陵。南方军事力量中能与曹操对抗的,只有东吴的孙权了。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中,孙权、刘备为挽救危局决定联合抗曹。由于孙、刘联军在战前对曹操一方进行了周密的分析,不失战机,以已之长,攻敌之短,终于在长江的南岸大破曹军。从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曹军只有18万军队,号称80万而已,孙刘联军5万余人.

热心网友

主要作战地点: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一带次要作战地点: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一带 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曹军总兵力:20余万(号称80万)战船:1000N 后方基地: 宛(今河南南阳) 新野(今属河南) 樊城(今属湖北)指挥部: 江陵(今属湖北)水陆军总基地: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三军统帅: 曹操直接参战将帅:张熹 文聘参与制定计划:贾诩 孔融 任俊(可能)刘备军 孙权军总兵力:2万(水军占一半) 总兵力:3万(几乎全是水军。后来又增战船100N 加了不少) 总基地: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水陆军总基地:赤壁三军统帅:刘备 三军统帅:孙权水军统帅:关羽 总司令:周瑜参战将帅:张飞(可能) 副总司令:程普 赵云(可能) 总参谋长:鲁肃参与制定计划:诸葛亮 参战将帅:黄盖 甘宁。

热心网友

发生在赤壁,双方共有约30万人参加!由于人太多名字记不住,毕竟是30万人啊!

热心网友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要战役。当时,在东汉中央朝廷,汉献帝由于年幼登基,致使朝廷权力旁落到有关大臣手中。到了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以其在剿灭黄巾军中所积聚的威望和实际势力为依托,迎汉献帝至许昌定都,然而由其操持大部分实际权力,以朝廷名义号令天下——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据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至建安四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曹操击破当时中国北方最大势力的袁绍后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至建安13年,曹操官至臣相,遂亲率18万大军(号称80万——中国人一贯喜欢夸大,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南下(一说20余万)),准备击败以当时在南方势力最大的东吴郡守孙权为领头人的南方势力大联合。草草率军至赤壁(即现在的湖北省武昌县西面的赤矶山),遭到孙权部将大都督邹瑜率领的孙权和刘备的联军的抗拒。邹瑜利用其熟悉南方气候的特点,先在一次较小的战役中击败曹操的军队,双方遂隔江对峙。邹瑜利用曹军远来疲惫、疾疫流行、不习水战、后方又不稳定的弱点,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火攻的技巧击败曹操的水师,孙刘联军遂水陆并进,大破曹操的军队。此战后,曹操在短时期内无力再集中大的力量进击南方,孙权的地位就更巩固了,刘备也占据了荆州(现在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进而还取得了益州(现在的四川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至此,曹操以中央(朝廷)的名义占据了北方、孙权占据了东南、刘备占据了西南,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汉末魏初之间的三国时代。----小说《三国演义》就是根据这一段时期的有关历史人物和事件创作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说和实际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

热心网友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指挥者是:魏方:曹操:蜀方和吴方:诸葛亮和周瑜。曹军只有18万军队,号称80万而已,孙刘联军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