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苗一下”、“苗进前十,太激动了”、“苗晚了,伤心”、“第100苗”……在新浪网体育频道的网友留言板里,这样的词汇每天都能看到。  所有这些评论,都是跟在同一类新闻后面的:由新浪网编辑苗军编译的花边体育新闻。何谓花边?试举标题三例:《吉格斯惊获年度美臀先生》《罗纳尔多意乱情迷2004》《鲁尼女友练歌追辣妹》……  大家的跟帖“群苗”行为始于何时已经漫不可考,但根据资深网友介绍,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新浪网体育频道推出“性感体坛”栏目后,大量从国外报纸(主要是小报文化发达的英国)上编译花边新闻,经常遭到浏览体育新闻的网友跟帖漫骂———漫骂主要集中在新浪网的新闻选择取向上,而作为主力编辑的苗军,也成为重点攻击对象。  骂了很久,新浪网以及苗军个人也没有什么反应。想来也是,新闻选择的大方向是高层定的,苗军不过是个执行者,讨生活而已,实在没必要因为这些事而做出什么举动。于是,网友们渐渐不骂了,而转以无厘头的方式继续“抗议”,或者说起哄:只要有苗军编译的新闻挂出来,在线浏览的网友就会立即争先恐后地发表评论,自发地组织了一场赛跑式的网络跟帖运动;除了论坛中常见的“抢沙发”一类的词汇,苗军的姓氏“苗”,成了最常用的“动词”。许多网友在跟帖的同时,还不忘说明一下自己的来处:“山东人民苗一个”、“深圳人民苗进前十”等;而比较懒惰的,则将这句话精简为一个字:“苗”。  想来经常浏览体育新闻的网友骨子里都有竞技的基因,这场无厘头赛跑迅即变得铺天盖地起来。到了年底,常年跟帖的网友已经自号“苗帮”,“尊”苗军为“苗帮帮主”,变漫骂为调侃味道明显的“吹捧”:当苗军发稿量很大的时候,会有人“善意”提醒:帮主,太能干了,要注意身体啊;当几日不见苗军的稿子时(也许是休假),会有人四处寻找帮主踪迹,其情真意切的程度,大约只有周星星痛哭小强时的情景可以比拟。  顺带着,新浪网其他的体育编辑也被卷入了这场无厘头运动:比如某条花边新闻由吉尼奥古编译,立即就会有人“吉一下”,而且经常会有人拿苗军说事:MD,还以为是苗帮主,急急忙忙就进来了……  去年年末,新浪网推出了一项关于网络跟帖的调查;此前,他们改进了原本十分简陋的网友留言板程序,增加了“快捷回复”等功能;再之前,他们就经常根据的数量来排列新闻。显然,漫骂也好,调侃也罢,对新闻网站来说,都是人气的象征———无论如何,他们在看我们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