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学姐秦少龙,我想学佛,不知从何入手?多年前,我曾经听过倪陪华导师的课,给我们粗略讲了一些.但那时我未下定决心学佛,最近几年很想学佛,我觉得越来越相信神,啊鬼的,虽然并不了解,但相信毕竟存在.所以做事有些谨慎,但因修养不够,时感背道而驰.
热心网友
想学佛好啊!其实从多年前您听课起,不是已经开始学佛了?“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黍。”一粒善种植入心田,即使没有天天浇灌,它也未曾丢失,甚至它默默发育生机,菩提芽待缘而出;漫说几年,就是过百千万亿劫数,只要因缘际会,也会出生无量善根、发起无量善行啊!《法华经》上不是有句惊世骇俗的话:『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法华经·授记品》,还有个著名的“衣珠喻”。说有个穷困潦倒的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亲友以无价宝珠系于其衣中,其人并不觉知,仍自受贫苦,辗转多年。后复遇亲友,经亲友告知,乃得衣中宝珠,衣食受用无极。经文以此喻所有于佛法中结缘之人,虽植菩提之种,然为无明所覆,未能觉知,后由佛菩萨方便开示,乃得证一乘之果,利乐无穷。禅宗对“衣珠”进行创造性的阐释,用以象征人人本具的佛性,指出学佛就是要重新发现原本存在的衣珠,使精神生命由欠缺到富有,由窘迫到自足,所谓“贫子衣珠,不从人得。三世诸佛,只是弄珠底人。十地菩萨,只是求珠底人”。 发现衣珠,即是豁然见性。 “迷情不了,背觉合尘。如识衣珠,不从别得。”“故知本觉常成,衣珠不失。若非圆顿之教,何以直了自心!”“但信研心出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 您体会此意,当值得用身心去参究,用生命去体悟吧?不过,我们天天在红尘中染污,很难“善自护念”,所以必须依靠三宝加持之力。所以,您真有心学佛,应首先皈依三宝、守持五戒。佛教主要的加持力是来自戒律,而不是什么神神鬼鬼的。人能守持净戒,自得身心轻安,就可滋生定慧。其次,当勤修忏悔。『「?曰凇挂辉~,是由梵文ksama與Apatti-prati-dewana二字翻譯而?怼sama,一般?⒋俗?h譯?椤?阅Α埂S⒆g?閑nduring、bearing、suffering等,即容忍、忍耐之義,可引伸?椤刚?求他人??容自己所犯過錯」。?h字中本?o「?浴棺郑@是配合翻譯佛典而造的「新形?字」。ksama,本譯?椤覆婺ァ梗缣疲?凇兑磺薪?音義》說:「?曰冢搜杂?也。??o?宰郑?圆婺ィ嗽迫蹋^容恕我罪也。[ 」另在道宣《四分律戒疏》也提到:「悔是此土言,?允俏鞣铰哉Z,如梵本音?阅σ病?宰址?}雅所?,近俗相?鞴识! 苟杆^“近俗相?鳌保??際上是譯?者在翻譯?r特意??ψgksama這??音而新造的字。因ksama的意義是?θ税l露罪?骸㈠e誤,?求?e人容恕,以求改過。自然用?摹靶摹钡摹?浴弊直取安妗边_意。」故可知?宰帜嗽挫斗鸾蹋嘤伸洞俗种??造,而使得佛教之?曰谒枷胗辛诵碌陌l展。』(《天台忏法之研究》)『佛教中的?曰冢巧?F每半月誦戒羯摩,或結夏安居後自恣?r,所行說罪悔過之?x式。流?鞯街?幔伸吨?濉⒌乐匾??x禮祠祀的?鹘y,以及後?h年間?鸬?連年,生民希求心靈慰藉,以?猿?I,感?蟋F世苦難消除等因素,因此,佛教中之?曰谒枷耄阕匀坏刈?中華民族接受。後?泶蟪?曰诮?典不??髯g,原始教?F中?渭?的?曰冢艳D?樾薅U定、證三昧必?涞闹匾蟹ā<?曰诜ㄩT,不?H達?宰锴?Q,更可以得證三昧、發慧、求解?。至於修持方法除「?κ?浴雇猓?z入空慧之觀照,而成?榇蟪?曰谒枷胫尽Nń宕朔ú拍芫烤?猿锔媒饷?。此外,事相?曰谝?摹钢^?曰诎l露」到稱佛名、禮拜、誦?、持咒、禪定等。又有常?的?曰凇?裾?、隨喜、?向、發?等四法或五法?曰凇?曰诜ㄩT,可謂因大乘菩薩慈悲精神之發?],及般若空義的闡?P,而有了?O大的轉型。 ?曰谒枷耄逯?曰?x?之形成而具體落??成?榕c中??鹘y?x禮結合之?x式。?纳?骷案魇妨现兄?載,可知修?苑ㄩT在中?陌l展盛?r,尤以南朝帝王????晕?⒔ǚ?罹叽硇浴V皇瞧湫?阅康模毡?A向現世功德、?称桨驳绕砬蟆_@些?晕乃d?x?,今已佚失不可考,但是南齊竟陵王〈?Q住子?Q行法門〉中?到的「修理六根」,及?裾?、隨喜、?向、發?等法,?s是最早?渺队嘘P?曰谖?妨稀5搅怂澹钦叽??制作天台?苑ǎ纬删唧w?x??r,?t?⒋蟪?曰诮?出現的?曰诹?曰诘任宸ǎ\用於《法華三昧??x》中。而往後?v代天台宗乃至他宗之祖??,制作?苑?r,亦?r常引用之。所以〈?Q住子?Q行法門〉在中?鸾?曰谒枷胫l展中,?哂?x式雛形,以及承先?⑨岬牡匚弧!唬ā短焯ㄢ惴ㄖ芯俊罚?补充一点,以天台诸大师编辑的大乘方等忏法为代表的忏悔法门对于现代都市人是非常对机的。因为忏法有灭罪、消业、除障、增福、治病、开悟、生定、发慧等多重作用,正好对治现代都市人的懒惰懈怠、身心病扰、散乱执着、破戒破斋等多重的业障。所以,综上所述,您问如何学佛--我建议您首先皈依、受戒、忏悔。至于以后,您自有智性,自有抉择,自有因缘,自有师承了。(小提示:以后最好不要指名提问,这样您可能会得到更多、更圆满的答复,对吧?)。
热心网友
学佛,先做好人。
热心网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希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乔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只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门+众)裨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悉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三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多,悉耽婆毗,阿弥利多,毗迦兰帝,阿弥利多,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