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当和尚母之过(儿当和尚田产多)——子空皆地;炮马圈之——以空为地。围棋界并存三种不同的胜负判断规则:比目制、数子制和计点制,比目制由日韩采用、数子制由中国采用、计点制则是台湾的应昌期先生发明的(和数子法同基理,但须填满后计胜负),现在是谁办的棋赛采用谁的规则----这些规则都各有优缺点,目前还统一不起来。他们的区别在于“对地域定义”的不同,比目制的精髓就是“以空为地”而不计已下的子,但被吃的子算对方的2倍空;数子制的精髓是“子空皆地”。通俗地说:如果把围棋的地域看成房子的话,日本的比目制只算实用面积,中国的数子法算建筑面积。。。从棋理上讲,中国的数子制较合棋理,人为规定少,崇尚实战解决,只有一个“粘劫收后”的问题。数目制较不合棋理,人为补充规定多(棋该不该补,涉及到棋的死活和输赢),且有些是扯不清道不明的无头公案,最著名的有两个,都和华裔有关: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吴清源大师的补棋之争----1948年吴执白对岩本薰,局终黑不补单劫就能胜反之负,最后判不用补,但吴大师坚持实战解决(劫材有利逼黑补棋)不被采纳,遂成冤案。另一个是王立诚与柳时薰对局时,局势柳大优,但不慎补单官时自紧气数子被提,顿时咸鱼翻身,立呈败局。按日本规则规定,单官不必下(因为与空无关啊),视对局终了(如不下,棋圣就到手了!)。
热心网友
明白,什么时候下一盘!
热心网友
唉,对围棋实在是了解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