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与2005年两种版本的各种装祯的定价全要。

热心网友

我学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买了一套,380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

热心网友

同意这个说法.

热心网友

鲁迅全集1981年版380元。00 2005版大概500。00 补充近日贵报刊有《〈鲁迅全集〉三个里程碑式版本》一文,内容翔实,读来得益不小。笔者尚有一些相关资料可作补白,趁新版《鲁迅全集》即将问世之际,写成小文,以求方家指正。 1938年版《鲁迅全集》的筹资。1936年10月19日,鲁迅陨逝,举国哀悼。出版《鲁迅全集》之事在进步文人鼓动下开始启动。时值日本侵略者铁蹄踏入中国,这项工作非常艰巨。出一部五六百万字的全集,经费是个首先碰到大问题。全集是以复社的名义出版的。"复社"是胡愈之为出版《西行漫记》临时想个出版社名印在书上的。历史上"复社"是明末江南一个学人志士团体,处在外敌入侵之际,胡先生取这样一个名,当然也是有深意的。当时参与"复社"出书的20人,其中除胡愈之外,还有郑振铎、许广平、周建人等,大家每人出50元,这1000元成了出版全集的启动资金。但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于是采取预约的方法,集款付梓。在上海、香港发出了《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主席蔡元培、副主席宋庆龄为向海内外人士募集〈鲁迅全集〉纪念本的通函》。此事得到周恩来的支持,他嘱咐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广泛宣传动员,征求定户,在武汉一地就定出了二三百部,这对保证出版资金起了积极作用。为了筹钱,潘汉年曾面见海上闻人杜月笙,说服杜捐款资助复社,用于出版《西行漫记》及《鲁迅全集》。杜月笙政治上有多面性,此时又主张抗日,所以愿意出钱。另外还有一位国民党高官,同情进步文化,出了一大笔钱。资金到位,保证了出书。第一版很快在1938年第二季度发行。全书20大卷,共印刷了9500套,皇皇巨制、蔚为壮观。 1938年版纪念本乙种。1938年版出过两种精装纪念本,其中纪念本乙种尤为珍贵。此种书用重磅道林纸精印,32开本。深蓝丝绒封面,皮脊金顶,上端为烫金2号宋体"鲁迅全集"4字。环衬用仿鸡皮纸,插图用铜板纸。真金滚顶口。封底印有一个直径29毫米的图章,图为一个在黑暗中手擎火炬奔向太阳的人,这是出版社的标志。书的版权页为竖长红色线框,有"鲁迅"字样版权印花,并标纪念本第×号。全集外套一个一尺见方的楠木书箱,书箱盖上刻有蔡元培手书:"鲁迅全集",阴文镌刻,庄重朴实。这种珍贵版本,定价为100元,一共印制了200套,逐一编号。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时,国家图书馆展出了这种纪念本,使人一饱眼福。 笔者所知,纪念本乙种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有一套,编号为001,这是许广平先生赠与的。002号为潘汉年所有,潘时为上海地下党领导人,能得到编号第二的纪念本,可见他在许广平心目中的地位。这套书曾为"潘案"档案封存,现在上海档案馆。 毛泽东同志得到的一套,编号是第058,这是通过上海地下党送到延安的。毛泽东对这套《鲁迅全集》十分珍爱,一直放在办公桌上,有一幅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办公的照片,画面上就有这套《鲁迅全集》。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毛泽东把书收带走了,一直带进了中南海。那个书箱埋在枣园的地下,直到1965年才挖出来,这个书箱现存于国博。 此外,北京鲁迅博物馆有一套,编号为017。江西庐山图书馆有一套,不知编号。据鲁迅之子周海婴说,在胡风家里见过一套,没有注意编号。在60年代,周恩来想送一套早年版的《鲁迅全集》给西哈努克亲王,苦于一时找不着。许广平得知后,从自己仅存的几套中拿了一套送到周恩来处。 其他几种《鲁迅全集》。1938年版制版时,打了二付纸型。上海沦陷后,分藏二处,精心保管。抗战胜利后,1946年进行了重印,1948年又进行二次重印,用的字型就是当年留下来的,所以以后各版的版式和初版相同。只是版权页上关于再版的时间不同而已。 另外,在1948年的东北解放区出过一版《鲁迅全集》。这一版与前几种不同之处在于:其书脊上"鲁迅全集"四字用的是鲁迅手迹,系从鲁迅手稿中辑出放大。该书由光华书店出版,东北铁路印刷厂印刷。印了3500部。这在条件简陋的解放区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 据统计,《鲁迅全集》在解放前出过8种版本。因为好几版没有标明印数,所以总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是个有待考证的问题。 关于《鲁迅三十年》。《鲁迅三十年》实际上是《鲁迅全集》的另一种形式。它是由鲁迅生前自己编目,计划出版的。这份拟目至今还保留着。《鲁迅三十年》是在鲁迅去世5年后的1941年10月出版的。为小32开本,都是平装本,它一共收入鲁迅著作29种,其中也包括他辑录整理的古籍,以鲁迅著述年代为序,总共30册,分装三个硬板纸盒。定价为30元。由于价格低廉,受到普通读者的欢迎,1947年10月作了再版,11月和12月,在东北大连和哈尔滨各重印了一次。 关于十卷本。1958年代出版了十卷本的《鲁迅全集》,共有三种装帧,一种是灰皮硬面布脊精装,外加土黄色护封,正面有淡咖啡色鲁迅浮雕像;第二种是灰色漆布硬面精装,无护封,正面印有鲁迅正面像;第三种是绛红布脊白护封精装本,护封也有鲁迅像。这套全集后来又用重磅道林纸印过,开本也大得多,字大行稀,这是不是开了后来专供领导人阅读的那种"大字本"之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参加德国莱比锡举行的国际图书展,曾精心印制了一套送展本。用羊皮作封面,真金滚顶,书脊除了书名烫金外,上下饰以向日葵花边,真金密纹花样,书面有凹凸鲁迅侧面像,外套楠木书匣,精美无比,但不知什么原因,最终没能参展。 1981年版中的精品。1982年版《鲁迅全集》也有一种特制纪念本,共出了十套。这种纪念本真金滚三面书口,护封为黄色布纹纸,外套有机玻璃函套,每四卷一函,函套正面上端刻字嵌金粉:"鲁迅诞辰一百年纪念",非常精美。 台湾出版的《鲁迅全集》。台湾曾把鲁迅著作列为禁书,解禁以后,于1989年开始出版《鲁迅全集》,第一套由台湾唐山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林毓生和李欧梵担任编辑顾问。封面是橘黄色的,有鲁迅头像,"鲁迅全集"四字是辑鲁迅手迹而成的。但这套书实际上是影印的,把1941年《鲁迅三十年》、1946年《鲁迅书简》和1958版凑在一起影印的。另外搞了一卷"附集",实际上是有关鲁迅的参考资料集。还有几篇专家的论文。有王瑶的《鲁迅和北京》、姜德明的《谈〈鲁迅日记〉》,还有夏志清的《论鲁迅》、夏济安的《鲁迅伤口的黑暗面》等。 关于题签书名。前三版《鲁迅全集》分别由蔡元培、沈尹默、茅盾题签书名,三者都是迅翁好友,且是著名学者,字又写得漂亮。新版《鲁迅全集》书名不知由谁来书写,或者干脆从计算机字库中调"馆阁体"来充此任。 昨日,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委员会透露,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全部分卷的审议定稿工作已于近日结束。新版《鲁迅全集》由1981年版的16卷增至18卷,其中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计划将于2005年正式出版。 从1938年出版的“复社本”起,我国曾先后四次整理出版《鲁迅全集》,其中以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十六卷本”最为全面、权威。《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委员会委员王海波接受采访时介绍,20多年来,随着鲁迅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大量佚文的不断发掘,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呼吁全面修订《鲁迅全集》。此次修订工作于2001年6月正式启动,2002年5月至2004年2月《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组成的定稿小组先后在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召开8次定稿会议,至此,新版《鲁迅全集》的内容、格局已基本确定,全面展示了20多年来鲁迅研究的新成果。新版《鲁迅全集》在收文、校勘、注释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增佚文23篇 增收新发现的鲁迅佚文23篇;增收新发现的鲁迅佚信20封和鲁迅《两地书》原信68封;收入鲁迅为增田涉答问函件集编(含日文原稿和中译文)约10万字。 除增收之外,新版《全集》还删去、调整了个别篇章。如《生理试验术要略》一篇将移至以后出版的《鲁迅科学论著》中,与鲁迅的《中国矿产志》等科学著述放在一起,不再收入以创作为主的《鲁迅全集》;另据专家的考证,删去被认定为周作人作品的诗歌《惜花四律》;在书信部分,删去已作为诗歌收入《全集》的致台静农书信2封和经鉴定不属于鲁迅的书信《致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 校勘改动1000处 这次修订的校勘,主要以鲁迅校阅过的版本为准,并参照手稿、初版本、初刊本及其他版本,对原文进行细致的核对、甄别,对1981年版文字的错漏,进行改正。据初步统计,这次修订中,校勘改动包括标点在内达到近1000处。 新增注释900余条 在注释方面,修订编委会确定了遵循原版的注释方针,注释面对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力求客观,不发议论。《全集》注释范围包括鲁迅著作的历史背景和著作中涉及的人物、社团、事件、书籍、作品、报纸、刊物、流派、机构、名物、掌故、神话故事、引文引语、外文词句、方言土语、生僻字词以及其他对理解作品有关的知识。 比如,对人物注释酌情补充有关生平、任职、著述和鲁迅著作中涉及事项的资料,纠正原注的史料错误,改正以前不准确的评价;对原注中带有政治性、批判色彩的注释酌情加以修改和删除。据目前粗略统计,这次修订,在1981年版的基础上,新增注释900余条,对原有注释中1000多条做了重大修改,仅查补修改中外人物生卒年一项就有近900处。 链接 《鲁迅全集》版本流变 上世纪30年代至今,《鲁迅全集》已出版了四种版本。最早的“复社本”1938年由鲁迅纪念委员会主持编纂,主要依据的是鲁迅生前制定的《三十年集》著述目录,再加上鲁迅的翻译作品和辑校的古籍,以及当时所能收集到的散见于各种报刊上的文章。全集还附录了鲁迅先生的自传、《鲁迅译著书目续编》、《鲁迅先生的名、号、笔名录》以及许寿裳所编的《鲁迅先生年谱》、许广平的《〈鲁迅全集〉编校后记》等。该书印刷质量很高,分为普及本和精装纪念本两种。 冯雪峰主编的“十卷本”于1956年10月至1958年10月出版。1950年10月7日上海成立“鲁迅著作编刊社”,冯雪峰任社长兼总编辑,即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编室”前身,专门编校和注释鲁迅的全部著作。“十卷本”收录了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等,但未收入他翻译的外国作品和编校的中国古代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次附加了注释。而1973年出版的第三种《鲁迅全集》,实际就是1938年版的简体字本。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六卷本”《鲁迅全集》。这个版本收入鲁迅的著述更为完备。除上述三个版本收录的创作和文学史专著外,还将1912年至1936年的日记(1922年缺失),以及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书信收了进去。新版还收入了三种新书:新编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和《译文序跋集》,令新版本增色不少。《集外集拾遗补编》是继《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之后,收集的鲁迅生前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而未能收入全集的文章,也有的是由新发现的手稿中辑录出来的,共计112篇。其中有50篇是1958年之后新发现的佚文。(陈佳整理)。

热心网友

出版社:人民文学 出版日期:1996-3-1 定价:5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