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盛宣怀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江苏武进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曾任轮船招商局督办、中国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等职,并创办了中国通商银行。官至邮传部尚书,一品衔。海是他的活动中心。在洋务活动中,深感通晓外事和技术的重要性,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在首创天津中西学堂后,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筹建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亲自担任公学督办,聘何嗣?j为总理(校长)、美国传教士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为监院(相当于教务长)。采用“官督商捐”方式集资,在徐家汇北部选定校赴,购地造房。校舍未建成前,先借用民房,于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1897年4月8日)正式开学。经三年夏迁入新校舍,开办有师范院(师范学堂)、外院(后改为附属小学堂)、中院(中学);以后又逐步设立特班、政治班、商务班、译书院和东(日)文字堂,他秉承资产阶级改良派先导人物冯桂芬、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有”的教育思想,以期培育洋务派有用人才,仅在办学初期的8年内,就选送58名优秀学生分别去日本、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等国留学深造,攻读铁路工程、机器制造、商务和政治等科系,为创建近代工科大学奠定基础。 光绪三十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盛宣怀手里夺取了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和部分铁路的权力。同年,商部尚书戴振,函令公学办理移交。次年二月,盛宣怀辞去南洋公学督办职务,宣告他的该校权力的结束。民国5年3月25日(1916年4月27日)病逝于上海。著有《愚斋存稿》等书。 盛中国盛中国是国内外听众很熟悉也很喜爱的小提琴独奏家,他的音乐生涯曾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其中既有纪实性的电视片《东方之子》、《艺术人生》、《时代人物》、《盛中国独奏音乐会》,也有舞台艺术影片《春天》和以他为生活原型的故事影片《生活的颤音》等。现在,他担任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热心网友

盛宣怀应该是最有成就的了,创造了洋务运动的诸多“第一”,没记错的话,上海交大也是他创办的。

热心网友

盛姓系出姬姓 我国盛姓的始祖,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系出姬姓,召公●支孙封于盛为燕附庸姓●氏,后避汉元帝讳,改以国为氏,这一点,有充分的资料可资说明,譬如《姓谱》上记载说:“北海太守●伟,避元帝讳,改姓盛”;《后汉书西 羌传》也指出:“东海盛包,其先姓●,避元帝讳改姓盛”。因此推溯起来,2000多年来的盛姓中国人,也是最为光荣的黄帝姬姓的后裔。  关于盛姓的来源,以及他们跟周朝王室的深密渊源,历来姓氏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譬如《姓考》上说:“周穆王时盛国之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更详细指出:“周同姓国也,为齐所灭。穆天子传,盛姬之国也。公羊传,成降于齐师,成者盛也,讳灭同姓,故言成之,有司徒盛吉,汝南、梁国。”  从上面的文献,盛氏的来龙去脉,便一目了然了。同时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望出汝南、梁国”,则该稿是唐代的作品,可见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之时,这一支姬姓后裔主要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河南和四川一带。  不过在更早的东汉时期盛氏人士的活动范围已不仅限于河南、四川两地,当时我国南方的云南地方,也已经有了他们的踪迹,当时跟名臣司马相如有过一段渊源的盛览,根据史载是叶榆人,也就是现在云南省大理县的人士。  盛览是以问作赋之法于司马相如而在历史上留名。据说,他本来很自负,有一次向司马相如请教之后,竟然终身不复敢言作赋。● 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

热心网友

盛中国 拉小提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