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中国的思想最鼎盛的时候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百家争鸣”,各有各的学说。然而,到了后来,我们更多见到的是某某人“发展”了某个学说,而非创立一个新学说。还有更绝的,比如向秀,竟把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结合了起来。难道中国人的思想创新越来越少了吗?这是为什么?
热心网友
大一统情结是主因吧。有美丽学长在,我就不用多说了。再者,改造后儒家的先声夺人,结合世俗政权的力量,其强势地位,是不是也抑制了新思想的萌发和传播?最后,魏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在动荡的中国广泛传播。此际,很多优秀的士人将自己的思辨融入了佛教思想中,形成不同于印度本土的中国佛教。佛教,后来成为很多有能力激发新思想的士人的归宿。儒家在中国思想界的强势,应该也和中国是个农业国家有关。儒家以宗法为核心的礼仪制度,本身就以严密的等级性划定社会价值体系。祖宗、先王之法,都是不可撼动的。在一个国土四隅相对稳定,社会主体是只求温饱的农民阶层,少数精英分子又能学而优则仕的土壤中,内部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动性的。你的问题,和雪孩子的不沉迷一样,折磨人。
热心网友
缺乏思考的个性和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