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在野外旅游时捡到了一块宝石,卖了一百万美圆,我想知道,一个没有凝聚任何人类劳动的石头怎么也会有价值呢?我认为价值不是由劳动产生,而是由需求产生的。这里的需求就是人类的生理需求(不是生存需求)。这便可解释相同的钱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价值是不同的。我这样想对么?望大家赐教

热心网友

当然,就你拣的这块宝石来说,它几乎“没有凝聚任何人类劳动的价值”,你只是弯了下腰,把它拣起来,仅此而已。但是你能卖它100万,这说明这类石头是值钱的,这个“值钱”,可以认为是这类石头“凝聚了很多人类劳动的价值”。也就是说,前人通过他们不断的辛勤的劳动(可能这类石头的发掘很辛苦,数量很稀少)确立了这一类石头的价值,而你,确实是运气太好了,拣个便宜。在谈到价值的问题时,我们常常提起的一句是“物以稀为贵”,这个“稀”应该怎么理解呢?一方面,当然是人们都希望拥有它(也就是你提到的需求),但是你更应该注意,这东西如果是敞开供应的,即使人人都需要,它的价值也不会高(这方面例子到处都是,我就不举了)。接着,我们就要探讨,价值高的物品为什么不能敞开供应?这又回到“稀”字上了。存量少,挖掘困难,提纯要求高……存量少,将造成人们搜寻到的几率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付出100%的努力,但是只有10%,甚至1%的回报,剩下的挖掘和提纯工作都是人们付出劳动的直接表现,就不多说了。所以,价值仍是由劳动产生的,并与劳动的强度有关,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供需关系也引导物品的价格走向。但是必须认识到,价格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

热心网友

和价值最相关的莫过于价格,但价格为0的东西也未必没有价值。你所说需求所产生的也是相应的价格变化,这也就是2楼所说的“物以稀为贵”,但价贵不一定表示价值高。最明显的例子是股票的价格有时变化很大,但其代表的价值却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所以不要把价值与价格相混淆。所以你捡到的宝石从某方面讲和普通石头没有区别,虽然它的价格很高。但价值非常小。当然流通之后就会不同了。

热心网友

上面二楼已经回答很好了。楼主还不收关。。。。。。

热心网友

价值是课题与主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