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要毒死妻子乙,在其饭里下毒,毒药剂量过少,其妻吃完后,在地上翻滚,甲见状不忍,于是又慌忙送至医院就诊,只造成其妻残废。问甲是中止还是未遂,为什么?若换成甲下的毒是非致命的毒药(他为杀妻向第三人买,第三人劝阻无效给的假药)其妻吃完后,在地上翻滚,甲见状不忍,于是又慌忙送至医院就诊,只造成其妻残废。由该如何判定?谢谢
热心网友
都是犯罪未遂啊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1)案:甲在主观上已经具有毒死妻的故意,但是由于毒药剂量过少,没有达到其希望的结果的出现,犯罪未遂2)案:同样甲是故意杀人,但是由于第三人劝阻无效给他的是假药,属于是工具不能犯,没有造成妻的死亡结果的出现,定未遂
热心网友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犯罪中止。 根据刑法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甲以杀死自己的妻子为目的,在杀妻过程中,良心发现,进行抢救,从而防止其妻死亡之结果的发生,所以是犯罪中止。
热心网友
楼上好多人都说错了不是中止而是未遂因为已经造成危害后果,就不算中止中止必须是积极有效的阻止犯罪后果出现,而看情况,造成残疾也是犯罪后果出现,所以只是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不能算中止第二种更是未遂,属于工具不能犯(使用的是假药,不能造成死亡),但是不影响定罪,所以还是未遂,不能成立中止
热心网友
属于未遂,不是中止。
热心网友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2、犯罪未遂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所谓着手实行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已经实行刑法分则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行为。是否“已经着手”,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标志。▲(2)犯罪未能得逞即是说犯罪分子的行为没有完成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这是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主要标志。▲(3)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意图而停止犯罪行为的,那就是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未遂。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犯罪的中止 1、犯罪中止的含义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2、犯罪中止的类型犯罪中止包括两种情况,即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1)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彻底地放弃了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没有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特征是: ①在犯罪过程中及时放弃了犯罪即是说行为人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者在着手实行犯罪尚未既遂之前,及时地放弃犯罪,使犯罪行为未能继续发展。 ②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人出于本人的意愿,在主观上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停止了当时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犯罪行为。这种自动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主要标志。 ③彻底放弃了犯罪即行为人自动放弃了已经着手实行的犯罪是完全真诚的,而不是暂时中断、伺机再行犯罪。 (2)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犯罪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阻止了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这是犯罪中止的一种特殊表现。其特征除具备自动放弃犯罪这种犯罪中止的特征外,还必须具备采取了积极措施有效阻止了犯罪结果发生的这一特征。如果犯罪行为人采取了积极措施,仍未能够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不能视为犯罪中止,应当按犯罪既遂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热心网友
中止。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甲原意是毒死乙,在实施过程中,看到乙垂死挣扎,于心不忍,放弃毒死乙的打算,主动送乙上医院抢救,使乙未死,防止了结果的发生。是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二种也是中止。
热心网友
两种情况下均是犯罪中止,应当减轻处罚
热心网友
本案是未是犯罪中止,甲是自动停止了致死乙的犯罪故意。你在案中讲的药量的大小,不影响对甲的行为的定性。甲的犯罪行为已实施终了,但甲最初想乙死亡的犯罪目的尚未发生,因此甲的行为属自动放弃犯罪,应定为犯罪中止。你讲的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分析相同。不同的是,如果甲不对乙救治甲则构成手段不能犯未遂。
热心网友
是中止!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上属两种情况都是中止!
热心网友
是未遂
热心网友
未遂未遂与中止的区别是,未遂是实施了,但客观原因造成未实现其目的。而中止是主观因素决定停止犯罪。以该案,犯罪嫌疑人明显已实施犯罪行为,但只是由于毒量小(客观因素)才导致未实现杀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