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排月柱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节令含义: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以下是年上起月表。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排日柱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排时柱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日上起时表: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拿我的一位朋友举例: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诀可知:他的年天干为甲,所以月以丙为首,所以他的立月柱为,癸酉;相应的他的日柱为癸巳(书中查到);而他的时立柱根据时立柱歌诀得知:癸巳为日干时,以壬配子时,所以时柱应为戊辰。这样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癸酉 癸巳 戊辰”。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个准确的时间,年月日时,即古人常说的生辰八字,这八个字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也蕴含了一个人今后的命运。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推夜子时法(妥否?):夜子时,与正子时不同,推法亦稍异。查子时之时间,由夜间十一点钟开始,至一点钟为止。在夜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生人者,乃是夜子时。是时为今夜之子时,乃属于今日之内。十二点钟后,属明日。所谓夜子时者,乃今日之夜,非明日之早。正子时者,乃明日之早,非今日之夜也。一时有两点钟,前一点钟是夜子,后一点钟是正子。遁干之法,与日上起时法,稍有区别。必须于遁得亥时之后,再加遁一位也。例:假如丙午年,庚寅月,乙丑日,十一点钟后,十二点钟前,夜子时生。歌诀云:乙庚丙作初。是乙日子时(正子)遁丙子,依次顺数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夜子时须即戊子也。《克择讲义》:每午后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十九微为夜子,属阴; 就是上四刻,原作现日之额。若超过十二点起至一点内止,则是早子明日,作下四刻,属阳,万年不易。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时,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

热心网友

哇 ~~是什么来的~~~真搞不明白~~~~~~~~~~~~~~~~~~~````

热心网友

不用引经据典,简单说就是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阴历)以及属相等等,一秒钟世界上要出生多少人呢?这些人的命运都一样吗?

热心网友

相信大多数人对中国的八字算命,既好奇,又怀疑。有一些人笃信这种传统的数术,几乎是出于天性。而更多的人,是对这一领域的无知和困惑,由于这一领域一直被冠之“迷信”,少有专家探讨,笔者在此仅就自己粗浅的研究通俗简短地谈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命运,总是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例如,人的感情生活的质量,虽然与物质财富有关,但并不总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一定美满。又例如,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与个人能力有关,但并不总是随着个人的能力的增长而一定提高。有道是:知道不等于悟到,悟到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得到。世界上人生哲理真的就是这么简单。有的人会提出多因素的社会理论模式,来解释这种现象。例如在关于人的社会地位与个人能力之间,可以增加个人的家庭背景、人格魅力因素,等等,来综合解释它们的相关关系。但是,人们还是有兴趣去寻找其它的解释模式。社会理论对人的研究,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的。在方法论上,是走局部——整体的思路。先归纳一系列关于人的某些特性,然后再形成若干一般的理论,这是一个漫长的理论发展历史过程,谁也不会等到它彻底完善之后,再来推导自己的将来。 中国命理理论,走的是一条相反的思路。先提出一个或者一系列一般的理论,然后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来推导具体个人的某些特性。由于这些“一般”性的理论是提出来的,而不是归纳来的,严格地说,它们是理论假说。很多人对中国八字推命的可信度表示怀疑,认为算命是个人的“信不信”的问题,所以有“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说法,主要根源于对命理假说的认识状态。把假说作为“信仰”来对待,就容易把算命理解成迷信,或者宿命。而把假说作为推理的前提来对待,则是学术。那么,中国命理的假说是什么呢?《滴天髓》说:“戴天履地人为贵”,这句话是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物,人是最高等的一种。问题是,人到底高在什么地方呢?刘伯温在注释这句话时说:“万物莫不得五行而戴天履地,惟人得五行之全故为贵”。什么叫“全”?,麻雀虽小,还五脏俱全呢,由中医理论可知,五脏与五行相对应,那么,连麻雀的五行都不缺,人又何谈五行之“全”的概念呢?实际上,命理学上的“全”的概念,不是“数”的概念,而是指某种机制。《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心”怎么理解?天地间万物秉五行而生,唯人乃万物之灵尊,人不仅得五行之形,更兼具了五行运行的规律,可与天地相通,相照应。所以谓之“心”。天地是一个大世界,人是一个小世界。人是把天地这个大世界,浓缩成为一个“生物版本”的小世界,这就是命理学对天地之“心”的理解。一个是自然的版本,一个是生物的版本,一个大,一个小。显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同一性和相似性。所以,命理学使用关于天地运行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命运,是有其根据和道理的。中国古典哲学具备了分析天地这个大世界的理论能力,命理学就希望能将这种分析能力移植到人的分析上来。既然人与天地在基本运作机制上具有同一性,命理学就把天地运作的道理,以某种方式应用到人的命运展开过程中来。这个重要的假说,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合一”的概念非常重要,有了这个假设,原来研究天地的阴阳五行学说,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适用与人了。下面看看命理学利用假说进行人的生命周期的推导过程:第一,大世界·天地运行周期:一年=12个月(4个季节/每季3个月); 第二,根据“天人合一”的假说,天地与人具有机制上的同一性,或相似性。换句话说,人的周期与自然的周期,存在着比例关系,就象大图形与小图形的相似关系一样。 第三,小世界·人的运行周期:一生=120年=4个季节/每季30年。 即:人的运行周期=K·自然运行周期=K·12 取K=10(后面有推导),则 人的运行周期=120 或者,人120(年)=自然360(天) 也就是:人1年=自然3天 这样,大世界的三天与人的一年,是对应关系。所以,大运理论在人出生后,有三天折算一年的起运规则,原本于此。实际上,人一生的展开过程,在命理学上,有着严格逻辑过程和时间标记,绝对不是一个随意的推测。《三命通会》说:“凡三日有三十六时,乃见三百六十日为一岁之数”。这是一种典型的古典逻辑推理方法,它隐含了一个前提,即相似理论。三天之中隐含了三十六这个数目,与三百六(大约是一年)是比例关系,两者的比例为十(K=10,由此推导)。换句话说,《三命通会》是从最小可比单位(三天与一岁)着手,推导人与自然的周期关系。 既然人是自然的一个版本,那么,人必然会模拟自然的循环过程。自然界一年分四个季节,每季3个月;人一生也分四个季节,每季30年。自然界一年有春、夏、秋、冬,寒暖交替;人一生也有春、夏、秋、冬,也呈现寒暖交替。就象自然界各种生命对一年四季的喜好有所不同一样,不同的人对命运的季节的喜好也不同。这样,就出现人的时运问题。这是“天人合一”假说派生出来的最基本的推命原则。“蒲柳望秋而凋,松柏经冬而茂”,不同的植物尚且如此,人又未尝不是这样呢?正是因为把人假设成为大自然的一个缩微版本,人才在哲学的水平上,与自然界同一起来。凡是自然界的道理,同时也就是关于人的道理。实际上,推命的过程并不神秘,只不过是把自然界的显著道理,合理地应用在人的身上而已。例如春天的兰草和秋天菊花,表达的是自然界植物对季节适应的道理,把这种道理应用在人上,就是命理理论中,最重要的调侯理论。在自然界,雄山大川是一种美,小桥流水也是一种美;同理,在命理方面,从强是一种上格,从弱也是一种上格,风格不同而已。在自然界,温和的气候和条件,最适宜生命发展;同理,在命理上,中和是所有格局中,最普遍的,最核心的原则。在自然界,南北两极环境严酷,也照样有生命的迹象,但是,毕竟是少数;同理,在命理上,偏气也能成格,例如“寒极”的从格,但是它却不代表普遍的道理。实际上,命理学理论,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就是依据的这种原则。我们在《滴天髓》这样极其重要的命理典籍中,常常看到“自然之理”的表述。例如,在从旺(水)格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可顺不可逆”的解释,就是取法自然。人本身就产生于自然,与自然的道理必然是相通的,关键是如何去把握。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上升到与自然界具有运作机制上相似性的高度,为人与自然的相通,提供了一个分析平台。 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八字命理才可以用来推论人的命运,看似很玄,实际很质朴。 。

热心网友

信则有,不信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