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为什么对利好感到麻木?

热心网友

7月11日周一,国内三大证券报刊头版刊登了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打出组合拳,力振股市的相关信息。从文章内容来看,三大证券报刊登的是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在市场千点大关再次告急的情况下,新华社的通稿反映出来的是高层授权发布的明确信号,显示了管理层对股市走向的高度关注。   但周一早盘市场仅仅经过了3分钟的短暂脉冲后,便再次出现缩量持续回落的走势,上周留下的周跳空缺口仍没有回补,弱势格局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那么市场为什么对利好感到麻木呢?我们分析主要还是此次政策组合拳仍未能触到市场的神经。   从新华社通稿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可能出台的利好组合拳主要有,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的管理办法,以及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具体包括:1、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前暂停新股发行,2、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停止再融资;3、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4、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5、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6、在现有40亿美元的额度基础上,再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7、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8、对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请您注意,大市现在的振荡筑底阶段,靠的就是个股,无论熊牛,个股致胜!神光免费咨询热线:0531-86032100,免费赠送一只神光高级会员即将建仓的个股。  上述政策组合拳中的拓宽资金来源上,涉及到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基金、券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上市公司资金等几乎所有可能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将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对市场刺激作用不容忽视,1999年我国曾允许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对之后的2000年牛市行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获准在二级市场增持和回购社会公众股,实际上已经是上市公司在合规情况下的入市行为,而一旦取消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必将引发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狂潮。   总体来看,组合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策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资金入市渠道打开之后,增量资金的真正入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远水还难解近渴。   另外,我们前面也多次分析指出,目前制约市场走势的两大因素,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蓝筹公司对价方案,以及宏观经济步入调整周期带来的对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担忧。而目前的“利好组合拳”政策措施与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股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一样,从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上市公司补偿对价比例之类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国有比重占大多数的蓝筹公司对价补偿比例明显偏低,让投资者看不到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改的诚意,市场的投资热情自然丧失,这才是市场的神经所在。若国家不作出进一步的让利,或许蓝筹公司的股改方案在8月份投票表决中被否之后,才会给市场带来真正的希望。   或许千点位置已经成为市场的政策底线,但政策底并不等于市场底,只不过政策利好的出台延缓了市场的下跌趋势、推迟了市场底出现的时间,在政策出台之后市场还将有一个自然着底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中仍需要一个忍耐的过程。公布2005年第一份半年报的皖维高新,已连续两个跌停,投资者在规避系统风险的同时,个股的市场风险更需要警惕。 。

热心网友

7月11日周一,国内三大证券报刊头版刊登了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打出组合拳,力振股市的相关信息。从文章内容来看,三大证券报刊登的是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在市场千点大关再次告急的情况下,新华社的通稿反映出来的是高层授权发布的明确信号,显示了管理层对股市走向的高度关注。   但周一早盘市场仅仅经过了3分钟的短暂脉冲后,便再次出现缩量持续回落的走势,上周留下的周跳空缺口仍没有回补,弱势格局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那么市场为什么对利好感到麻木呢?我们分析主要还是此次政策组合拳仍未能触到市场的神经。   从新华社通稿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可能出台的利好组合拳主要有,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的管理办法,以及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具体包括:1、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前暂停新股发行,2、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停止再融资;3、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4、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5、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6、在现有40亿美元的额度基础上,再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7、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8、对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请您注意,大市现在的振荡筑底阶段,靠的就是个股,无论熊牛,个股致胜!神光免费咨询热线:0531-86032100,免费赠送一只神光高级会员即将建仓的个股。  上述政策组合拳中的拓宽资金来源上,涉及到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基金、券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上市公司资金等几乎所有可能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将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对市场刺激作用不容忽视,1999年我国曾允许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对之后的2000年牛市行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获准在二级市场增持和回购社会公众股,实际上已经是上市公司在合规情况下的入市行为,而一旦取消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必将引发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狂潮。   总体来看,组合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策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资金入市渠道打开之后,增量资金的真正入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远水还难解近渴。   另外,我们前面也多次分析指出,目前制约市场走势的两大因素,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蓝筹公司对价方案,以及宏观经济步入调整周期带来的对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担忧。而目前的“利好组合拳”政策措施与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股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一样,从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上市公司补偿对价比例之类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国有比重占大多数的蓝筹公司对价补偿比例明显偏低,让投资者看不到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改的诚意,市场的投资热情自然丧失,这才是市场的神经所在。若国家不作出进一步的让利,或许蓝筹公司的股改方案在8月份投票表决中被否之后,才会给市场带来真正的希望。   或许千点位置已经成为市场的政策底线,但政策底并不等于市场底,只不过政策利好的出台延缓了市场的下跌趋势、推迟了市场底出现的时间,在政策出台之后市场还将有一个自然着底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中仍需要一个忍耐的过程。公布2005年第一份半年报的皖维高新,已连续两个跌停,投资者在规避系统风险的同时,个股的市场风险更需要警惕。 。

热心网友

7月11日周一,国内三大证券报刊头版刊登了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打出组合拳,力振股市的相关信息。从文章内容来看,三大证券报刊登的是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在市场千点大关再次告急的情况下,新华社的通稿反映出来的是高层授权发布的明确信号,显示了管理层对股市走向的高度关注。   但周一早盘市场仅仅经过了3分钟的短暂脉冲后,便再次出现缩量持续回落的走势,上周留下的周跳空缺口仍没有回补,弱势格局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那么市场为什么对利好感到麻木呢?我们分析主要还是此次政策组合拳仍未能触到市场的神经。   从新华社通稿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可能出台的利好组合拳主要有,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的管理办法,以及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具体包括:1、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前暂停新股发行,2、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停止再融资;3、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4、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5、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6、在现有40亿美元的额度基础上,再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7、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8、对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请您注意,大市现在的振荡筑底阶段,靠的就是个股,无论熊牛,个股致胜!神光免费咨询热线:0531-86032100,免费赠送一只神光高级会员即将建仓的个股。  上述政策组合拳中的拓宽资金来源上,涉及到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基金、券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上市公司资金等几乎所有可能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将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对市场刺激作用不容忽视,1999年我国曾允许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对之后的2000年牛市行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获准在二级市场增持和回购社会公众股,实际上已经是上市公司在合规情况下的入市行为,而一旦取消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必将引发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狂潮。   总体来看,组合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策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资金入市渠道打开之后,增量资金的真正入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远水还难解近渴。   另外,我们前面也多次分析指出,目前制约市场走势的两大因素,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蓝筹公司对价方案,以及宏观经济步入调整周期带来的对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担忧。而目前的“利好组合拳”政策措施与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股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一样,从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上市公司补偿对价比例之类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国有比重占大多数的蓝筹公司对价补偿比例明显偏低,让投资者看不到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改的诚意,市场的投资热情自然丧失,这才是市场的神经所在。若国家不作出进一步的让利,或许蓝筹公司的股改方案在8月份投票表决中被否之后,才会给市场带来真正的希望。   或许千点位置已经成为市场的政策底线,但政策底并不等于市场底,只不过政策利好的出台延缓了市场的下跌趋势、推迟了市场底出现的时间,在政策出台之后市场还将有一个自然着底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中仍需要一个忍耐的过程。公布2005年第一份半年报的皖维高新,已连续两个跌停,投资者在规避系统风险的同时,个股的市场风险更需要警惕。 。

热心网友

7月11日周一,国内三大证券报刊头版刊登了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打出组合拳,力振股市的相关信息。从文章内容来看,三大证券报刊登的是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在市场千点大关再次告急的情况下,新华社的通稿反映出来的是高层授权发布的明确信号,显示了管理层对股市走向的高度关注。   但周一早盘市场仅仅经过了3分钟的短暂脉冲后,便再次出现缩量持续回落的走势,上周留下的周跳空缺口仍没有回补,弱势格局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那么市场为什么对利好感到麻木呢?我们分析主要还是此次政策组合拳仍未能触到市场的神经。   从新华社通稿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可能出台的利好组合拳主要有,研究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的管理办法,以及多渠道扩大市场资金来源。具体包括:1、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前暂停新股发行,2、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停止再融资;3、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4、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5、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6、在现有40亿美元的额度基础上,再增加60亿美元的QFII额度,7、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8、对创新试点类证券公司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保荐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请您注意,大市现在的振荡筑底阶段,靠的就是个股,无论熊牛,个股致胜!神光免费咨询热线:0531-86032100,免费赠送一只神光高级会员即将建仓的个股。  上述政策组合拳中的拓宽资金来源上,涉及到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基金、券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上市公司资金等几乎所有可能的渠道,市场资金供给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发生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将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对市场刺激作用不容忽视,1999年我国曾允许三类企业资金入市,对之后的2000年牛市行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6月以来上市公司获准在二级市场增持和回购社会公众股,实际上已经是上市公司在合规情况下的入市行为,而一旦取消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必将引发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狂潮。   总体来看,组合拳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策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资金入市渠道打开之后,增量资金的真正入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远水还难解近渴。   另外,我们前面也多次分析指出,目前制约市场走势的两大因素,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蓝筹公司对价方案,以及宏观经济步入调整周期带来的对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担忧。而目前的“利好组合拳”政策措施与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股权分置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一样,从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上市公司补偿对价比例之类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而国有比重占大多数的蓝筹公司对价补偿比例明显偏低,让投资者看不到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改的诚意,市场的投资热情自然丧失,这才是市场的神经所在。若国家不作出进一步的让利,或许蓝筹公司的股改方案在8月份投票表决中被否之后,才会给市场带来真正的希望。   或许千点位置已经成为市场的政策底线,但政策底并不等于市场底,只不过政策利好的出台延缓了市场的下跌趋势、推迟了市场底出现的时间,在政策出台之后市场还将有一个自然着底的过程,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中仍需要一个忍耐的过程。公布2005年第一份半年报的皖维高新,已连续两个跌停,投资者在规避系统风险的同时,个股的市场风险更需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