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企业债和可转债的收益率怎么算?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是的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和交易所的网站查询某只债券在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的到期收益率,它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除了考虑到本金投资的因素还充分考虑到获得利息进行再投资的因素。人们往往将其称为复利利益率,对于大资金运作的专业机构,用这种收益率计算方式较为科学。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运用复利收益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发行价格×偿还期限)×100%由于债券持有人可能在债券偿还期内转让债券,因此,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和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卖出价格-发行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发行价格×持有年限)×100%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剩余期限)×100%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例如,投资者于2001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7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持有到2002年1月1日到期,则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出让人如果从发行时就买入该债,那么持有期收益率=(102-100+100×10%)/(100×1)×100%=12%。

热心网友

楼上的佩服佩服!!

热心网友

国债涨,企业债当然也跟着涨,涨幅也并不亚于国债!个人投资企业债的困惑:企业债的发行量很小,通常只有10亿20亿,交易不活跃,除非持有到期。债息通常要比国债略高,但个人投资者要扣除个调税20%。算下来也差不太多。债息到帐要在除权后,天天挂个心、太烦!理论上存在一种合理避税的操作手法:派息除权前卖出,除权后再买进。但是事实上很难把握:市场价并非静态,因交易量小故买卖价差偏大,吊个价又不一定成交。如有急用需化钱必须迁就接盘价,会离市场价稍远。反之亦然!

热心网友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和交易所的网站查询某只债券在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的到期收益率,它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除了考虑到本金投资的因素还充分考虑到获得利息进行再投资的因素。人们往往将其称为复利利益率,对于大资金运作的专业机构,用这种收益率计算方式较为科学。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运用复利收益率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发行价格×偿还期限)×100% 由于债券持有人可能在债券偿还期内转让债券,因此,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和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卖出价格-发行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发行价格×持有年限)×100%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剩余期限)×100% 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 例如,投资者于2001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7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持有到2002年1月1日到期,则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 出让人如果从发行时就买入该债,那么持有期收益率=(102-100+100×10%)/(100×1)×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