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是为了增加凝结核,和人工降雨原理原理差不多,打到空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融化时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增大乌云中水蒸气的过饱和度,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凝结核,使水蒸气变成雨滴。 另外就是锅炉,里面一般都放置一些瓷片,提供凝结核,如果没有这些瓷片,锅炉里面的水温度非常高也不会变成气泡散热,水温可能远远高于100度,最终造成爆炸。 如果没有撒盐,环境温度即使在高于0度也很不容易融化,撒盐后,提供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热心网友
滑雪用的呀
热心网友
固体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挥发出蒸汽,平衡蒸汽压的数值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一般而言,固体升高的要快一些。当固体的蒸汽压等于同物质液体的蒸汽压时,这个温度即使这种物质的熔点(融点)。盐溶液中,由于离子对 水分子具有吸引力,使水溶液的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水的蒸汽压。而冰总是以纯净的水分子析出,蒸汽压不变,所以盐水的熔点较纯水底,任何混合物的熔点一般都比纯物质低。
热心网友
氯盐溶液的冰点比水低,以氯化钠为例,浓度为35%左右的氯化钠和溶液的冰点是零下19摄氏度,浓度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零下10度。在雪里撒上氯化钠固体颗粒,使溶液的冰点下降,所以雪会融化.
热心网友
撒融雪剂常被称为“撒盐”,因为融雪剂以前的主要成分是氯盐类物质,如氯化钠(与食盐的成分一样)、氯化钙、氯化镁等,所以融雪剂曾经被称为“化冰盐”。目前,世界各国使用较多的就是氯盐融雪剂。氯盐溶液的冰点比水低,以氯化钠为例,浓度为35%左右的氯化钠和溶液的冰点是零下19摄氏度,浓度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冰点为零下10度。在雪里撒上氯化钠固体颗粒或者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由于氯化纳溶解放热,积雪会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