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对中国有必要吗?中国政府有没有意想建造或购买航空母舰?多大规模符合中国国情?
热心网友
当然有了.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已经对此做出了回答.我们的航空母舰现在还处在研制中.我们最适合40000吨级左右的航空母舰.
热心网友
在鄙人眼中,此类奢侈品仅仅是满足部分同志的虚荣,物欲.其实我们国家底子还不牢固,这些资金其实还是应该用在发展工业,农业,军事技术上.分析:1飞船-对人民的生活起不了改善作用.2航母-成本实在太高,在现行发展经济,抵御外来侵略的基础上,同等资金用于空军,导弹,水雷等效果或许更好.
热心网友
刘华清的话:有了防空导弹就有了防空了吗?那空军要那么多飞机干嘛?
热心网友
没必要.中国还没有舰队来保护航空母舰.
热心网友
对于一个有着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国家来说现有的防卫能力实在不足只是单纯的以潜艇还基本舰艇形成的五百海里防御圈是不能够真正抵御海上侵略的以攻为首也许会有一些效果一个具备了海上攻击能力的国家会或多或少的让那些不安分份子有些忌惮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一个坐在轮椅怀抱珠宝上的人不能指望所以经过他身边的人都是善良之辈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 也需要有自卫和反击的权利和能力别的国家有航母就正常 中国有了就是要侵略?当初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打破核垄断现在就不能打破航母垄断吗?我想只是个时间问题和机会问题~
热心网友
我认为中国很需要航母, 我想中国如果要建航母应该在5-6万吨左右的中型航母.
热心网友
有必要。中国的海岸线长,有了航母就更安全了。所谓“居安思危”。
热心网友
有必要
热心网友
没这个必要,以中国现有的国力如果要维持一条航母的运行,是比较吃力的,再加上载机,护卫舰艇,那是个天文数字啊.现在打航母的方法太多了.航母有个别称,叫"炸弹磁铁",不能不说明问题.个人认为.中国可以大力发展各种反舰反潜导弹,制造各种先进的战舰.各型舰支组合起来使用,完全可以型成一个强大的战斗群,作战能力一点也不比航母差.以中国现有军力,中国完全可以设计制造几条两陆攻击舰,又叫直升机航母.它比较适合现有中国军队的使用,维护成本也比航母要小很多倍.
热心网友
暂时没这个必要
热心网友
据有关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我国已在上海某造船厂设计和制造我国第一代航母;它属轻小型;配载200架直升机安有GPS和反电子干扰雷达和USB雷达,并配有移动军事通讯卫星和间谍卫星(目前在和国土资源卫星公用资源)计划2015年交付,2020年首批服役,共3艘;2050年建中型;到本事末建立航母特混高级舰队并配合空军进行演练;目前主要是仿俄式样,但技术大多是国内专家自己设计开发,也有相关国家提供的资料参考
热心网友
中国海军能否选择航空母舰 作者:佚名 来源:鼎盛军事 人气:℃ 猎讯网11月26日:航空母舰研制技术复杂、耗资巨大,是“海上吞金怪兽”……航母“全寿命费用”虽大,但全寿命期可长达50年,分配到各年度,投资并不惊人……两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 目前国内外报刊关于航母费用的讨论大多较为零散、甚至有失准确,本文将通过“数字”的汇总和分析,回答“中国海军能否选择航空母舰”这个颇为敏感的问题…… 曾有报道披露,早在1958年前后,新中国的决策层就已经将自行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列入议事日程,有关部门随即着手展开先导性研究,但随后的经济困难和政治灾难过早地打断了这一切。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时代终于到来,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部队“要忍耐”;1985年,中国进行百万大裁军;90年代,世界格局风云突变,中国选择“冷静观察、韬光养晦”,提出质量建军的口号,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开始关心中国的海洋权益及海上安全;1995年,上海一位小学生把100元压岁钱寄给海军博物馆,要为“买航母”出力;1999年初,多家媒体报道山东某企业家为中国海军建造航母捐资1000万…… 世纪之交,这个世界仍不太平,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中欧、中东、西太平洋四处挥舞“航母大棒”;中国近海同样也不太平,台独依然嚣张、南海安全仍缺乏保障……2001年4月,美国海军侦察机进犯我领空、撞毁我战机……世人急呼“海权、海权”! 中国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呢?目前的定论似乎就是:航母研制技术复杂、耗资巨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上吞金怪兽”。君不见,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国会讨论通过航母拨款时也不得不“三思而行”;建造或购买航母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对我们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更需慎之又慎,冷静分析、理性思考、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 航母的建造费用的确巨大,殊不知,那也还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它的使用保障费、科研费及相关各种费用则是隐藏于“水面之下”的更大部分。那么,选择一艘航母,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少?中国海军究竟能否选择航母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通过“数字”的汇总,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 航母的一生 市场经济的时代,对一型舰船的投入与效益进行判断,已普遍引入“全寿命费用”(LCC)概念。所谓全寿命费用就是一艘舰船从论证、预研、设备研制、舰船设计、建造、试验、使用、维修、后勤保障、改换装直至退役报废全过程所需费用的总和。相应的,舰船设计建造之初也需进行“全寿命费用设计及管理”,因为长远的效益远比初始时的“廉价”重要。比如一台价格便宜的电视机,如经常出现故障而在维修上花费了大量金钱、消耗多余的精力,绝对不能令人满意。据报道,美国军方在采用“全寿命费用设计及管理”后回报显著,装备的使用保障费已从全寿命费用的60%~75%降到48%~54%。今天,我们要分析一艘航母的“代价”,也必须从“全寿命”入手。 作出选择 美国为了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充当“世界警察”,需要维持一支以大型航母为核心的庞大航母编队,但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海军不需要远涉重洋去干涉别国内政,因此没有必要发展耗资巨大的大型航母。但我国同样也是个海洋大国,需要维护我国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主权、权益。我们的海岸线并不宁静!黄海上,与朝、韩留有数十至数千平方海里不等的海域划分纠纷;东海“钓鱼岛”与日、美存在争议;而与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在南沙诸岛归属问题上的争端更被称为“西太平洋的阴影”;更毋宁说台湾海峡对岸,台独势力对中国整体安全形势的巨大威胁。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海外利益”、 重要海上通道安全也需更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 没有制空就没有制海,没有前出的海上编队,就无法保证海上安全、进而失去国家安全。现代航母所具有的制空、制海及对陆攻击等综合作战能力巨大。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航母仍将作为海上编队核心力量、保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以上对大、中、小三类航母的费用分析,结合我国错综复杂的海上安全需要,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外以下三点:大型航母负担过重,小型航母作战效能有限,而发展中型航母应该是最为有利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技术上我国不应只是跟着国外已有技术“一步一缓地爬行”,而应树立创新思维,积极研究适合我国需要的新型航母,比如潜水航母、浮岛式航母、双体式航母等。这里,还有一个所谓机会成本与方案优选的问题。 所谓“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Alternative Costs),就是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用于A方案而不能用于B方案的资源的价值。这种择一成本的事实在战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一个国家用于军事而不能用于消费或建设的资源的价值,就反映了该国未选择最佳方案或机会的“成本”。当财力、人力资源供应不足时,机会成本对正确决策有重要意义。我们在选择某航母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若采用其它方案时也许效费比更高。研制航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泛系理论”倡导的“宏微局整远近纵横兼顾,多元综合协同优化发展”的“大善”原则(详见吴学谋著《从泛系观看世界》),采用“按比较收益导向”切实把握“必要、可行、有效、乐意”的观控技术(详见于宏义著“观控技术及其应用”,载于《系统科学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运筹、实施。 最终的答案 在我国目前的科研、生产水平情况下,研制航母虽有难点和有待攻克的关键技术,但并非不可克服的障碍。问题还是目前军费水平太低。2001年我国公布军费投入为1410。14亿人民币,折合170亿美元,仅为美国3099亿美元军费的5%。海军经费若按军费总额的四分之一计,则仅约42。5亿美元,这样低的军费水平要发展航母的确存在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航母只能纸上谈兵。回想60年代,国家的经济那么困难,但由于领导人英明决策,我国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尖端武器,从而保证了我国数十年的国防安全和今日的大国地位。经过20余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在综合国力上已有了显著的增强,经济实力不如中国的印度、巴西甚至泰国均已拥有航母,因此经济承受力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航母全寿命费用虽大,但全寿命期长达30~50年,故分到年度投资并不很大。比如中型航母的研制、建造费约为30亿美元(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数据),假设该费用分15年投入,平均每年不过2亿美元(未计及航母编队全寿命费用及基地建设等费用)。而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已超过1万亿美元,预计今后还能以7%的速度增长,此外,中国还有165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001年4月时数值),因此每年拿出几亿美元用于发展航母“根本算不了什么很大的负担”。可见,问题的关键已不在经济实力,而在于采取何种国防政策。 西方某些大国为了遏制中国,四处散布所谓“中国威胁论”。试问,中国发展有限的航母编队用于防御,怎会对别国构成“威胁”?美国今天拥有12支大型航母编队、游弋于各大洋,又是否有所谓“美国威胁论”。因此,我们不但应该理直气壮地驳斥所谓“威胁论”,在制定国防政策的时候更不能为这样的谬论所左右——那样,中国就永远不会有航母编队、永远不会有强大的海军。 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单纯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国家安全账、综合实力账、大国形象账,亦即要算广义上的投入产出账。更何况研制航母还可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数以万计、十万计的劳动就业问题,何乐而不为? 。
热心网友
有了航母就万事大吉了?它是灵丹妙药吗?那我们不是还有比航母更厉害的可以毁地球多少次的核弹吗?别太好战了。有那钱让大家吃好喝好不行吗?不要动不动就喊打。这很不好,还让人有种中国人好战的错觉,其实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话又说回来,这年头,不定谁怕谁呢?
热心网友
有,是航空母舰队,有,在探索中,关键是如何实现海.陆.空.天.心(心战和信息战部队)协调系统,通常新式航空母舰队有2-5可控移动卫星(包括攻击性卫星)组合,航空母舰备有海天攻击设备,有海上隔离网的作用......,中国航空母舰队一经建立可节约1\5的陆军,将有建4支,以H为动力有海洋资源探力,防2布2......
热心网友
必要这是当然啦!南海有了航母,石油就全是我们的南海诸岛的石油储量只亚于波丝湾喔!中国好象不想造!但是6万吨就够了吧一共2艘!
热心网友
知道战区制空权是无价的吗?没有战区制空权就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热心网友
没有.没有.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