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1907年6月10日,谭抒真生于青岛,从小就接受西洋乐熏 陶,15岁时开始正式学习小提琴。从此小提琴伴随他走过了70多年的人生路,并成为他人生的关键词。 谭抒真是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先驱,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和制作家。 1927年,年轻的谭抒真成为上海工部局演奏员,这支当时号称远东第一的乐团,此前从未有过中国演奏员。1930年,谭抒真回到青岛,活跃于青岛各个演奏场合,成为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文艺高潮时的知名演奏员。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谭抒真回到上海,再次进入上海工部局乐团,后因拒绝为日军演出而主动辞职。 作为小提琴教育家,谭抒真教琴的生涯比演奏更早。1925年起,他就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为小提琴教师,后又在上海、青岛的学校任教。1947年起,谭抒真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谭抒真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管弦乐系主任。他以演奏家的丰富经验,对学生因材施教,开创领导了新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他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袁培文、周彬佑、盛中华、丁芷诺、且旅中、谭国璋、薛伟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教授,因此,谭抒真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上世纪三十年代,谭抒真开始研究小提琴制作。1935年,他协助王玫在青岛制作出中国第一把小提琴。1937年,谭抒真自己也制成一把小提琴,这把琴被公认为是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第一把“中国制造”小提琴。建国后,谭抒真首先开创了中国提琴制造工艺。1950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了乐器制作室;1956年又开办了全国性的提琴制作训练班,为全国各乐器工厂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提琴制作师。1978年起,上海音乐学院首次建立了提琴制作专业,谭抒真亲自授课指导。。
热心网友
1935年秋青岛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音乐教师王玫,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完全选用中国的木料,制作出了中国的第一把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