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刷卡消费、网上购物、自动取款、代缴费、转账……小巧的银行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简直妙不可言。但是,因持卡人个人资料泄露而导致的银行卡钱财损失事件也屡屡发生——  今年8月6日,西安市公交六公司的数十名职工存在银行里的近40万元的工资不翼而飞。  尽管此案很快就被公安机关侦破,但人们已对银行卡的安全性产生了疑问。难道存在银行里的钱也能丢?  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至2004年底,我国共发行各类银行卡7。6亿张。这意味着,在我国,平均每两个人的手里,就有一张银行卡。但是,就在人们更多地享受着银行卡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银行卡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大量的欺诈犯罪行为开始入侵传统的磁条银行卡。卡并未丢失,钱怎么会不翼而飞?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在享受银行卡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保证财产安全,就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银行:银行卡的资料和信息一定要保密  据陕西省农行营业部银行卡部的一位姓孟的工作人员介绍,银行卡是凭卡和密码支取的,所以持卡人应妥善保管银行借记卡和密码,并及时更换借记卡密码,防止泄露。根据《中国农业银行金穗借记卡章程》规定,凡密码相符的金穗借记卡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或本人授权的合法交易,因密码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持卡人自行负责。  孟先生提醒持卡人:首先领卡后要及时更改初始密码,不要使用6个相同数字及1-6顺序排列的数字组合作为个人密码,也不要使用诸如您的生日或手机号码等易为他人猜测的数字组合作为个人密码,以免轻易被人破译,引起资金风险。另外经常更换不同的密码也可以增加它的安全性。身份证和银行卡应当尽量不要放在一起,以免同时丢失造成损失。二是注意保护个人基本资料。例如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切勿随意告诉他人,避免卡号被盗刷,有何疑问皆可立即联络您的发卡银行确认交易记录。三是在一般场所消费时,切记不要让你的银行卡离开你的视线,并留意店家刷卡的次数。在ATM取款机前交易时应用身体遮挡操作手势,注意周围环境。不要在网吧利用银行卡消费系统进行网上消费和在公用电话上进行电话银行消费,如果使用,也应采取措施消除输入的内容,以防他人回查有关资料。  孟先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持卡人应牢记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因为一旦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丢失,若是银行的非营业时间,就可立即打电话或上网挂失。  律师: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陕西王炳森律师事务所的甘军律师认为,借记卡作为我国推行“电子货币”,进行自助银行建设的重要信用凭证,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由此产生的各种法律争端也逐渐露出水面。银行卡上的存款被盗,看似是一个民事纠纷,其实这其中包含的是一个刑事案件。责任无非在银行、持卡人和第三方即不法分子之间。首先,银行在开发银行卡产品时,应尽安全义务,应该加强安全用卡的管理。其次,银行在受理银行卡业务时,应该尽到审查义务。持卡人应妥善保管银行卡及个人信息,不要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注意保管在ATM取款机取款和刷卡消费时的回单,以备在日后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今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经研究后正式做出规定:“因银行储蓄卡密码被泄露,他人伪造银行储蓄卡骗取存款人银行存款,存款人依其与银行订立的储蓄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针对最高法院的新规定甘军认为,在密码泄露的举证责任上应更加明确,在银行卡的管理和如何保证安全使用银行卡方面,我国的立法没跟上。目前针对持卡人和银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没有专门的银行卡管理法规,一般是用《民法通则》和相关法规来调整有关银行卡的法律关系,应当尽快完善有关银行卡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专家: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维护社会诚信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认为,银行是信用机构,信用是银行的存在基础,是银行的生命线。老百姓是因为信任银行所以把钱存在银行,出现的银行卡内现金被盗事件极大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和形象。个人和企业对银行的信用度降低,必然要引起银行业各项业务合法性的危机,从而动摇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基础。这种对银行业质朴的信任感一旦被破坏,底线崩溃后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一方面,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应该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科学、安全的信用体系。另一方面是公安机关应加大对这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而我们的广大持卡人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按照银行对银行借记卡的相关规定正确地使用银行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社会诚信的建立任重道远,社会诚信的维护更需要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和我们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热心网友

A、 银行卡和身份证分开放置 B、 不宜把银行卡与带磁物品放在一起 C、 不宜弯折银行卡

热心网友

A、 银行卡和身份证分开放置 B、 不宜把银行卡与带磁物品放在一起 C、 不宜弯折银行卡

热心网友

切记不要和手机等有磁性的物品放到一起,其他到没有什么,只要不折断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随向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