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热心网友
热岛效应的产生原因大家解释的很对,但是我对其效应——湿度低2-8%有不同的观点。我看过了北京不同地区的年降雨量,发现北京城区降雨量明显比四周多。这也是可以解释的。由于城市温度较高,造成周围空气在低空流向城市,在城市被抬升,空气遇冷形成降雨。因而城市降雨将大于郊区。有兴趣并郊区有亲戚的朋友可以在自己城市降雨后,问问自己的亲戚,那里的雨量怎么样,应该也会得到理想的结果。由于城市降雨量大于郊区,温度高于郊区,因而其湿度是高是低就很难定论了,这要看城市附近的气候类型。像英国温带海洋气候的伦敦(此地绿地面积也较大)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水泥森林?),在分析上就有所不同。作为月降雨量品均的绿色伦敦,热岛效应降低了城市的湿度,而干旱的水泥森林的北京,虽然降雨高于郊区,但水泥森林不蓄水,降雨对湿度提高作用很小,温度才是其决定湿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北京会变得比郊区更低。关于城市降雨量大于郊区,我查了一下:新华社今日上午专电 美国宇航局的一项新卫星观测结果证实,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地区降雨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城市化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专家们对美宇航局“热带降雨测量”卫星观测数据的分析,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顺风地带的月平均降雨次数要比顶风区域多28%,在某些城市甚至高出51%。分析还发现,城市顺风地带的最高降雨量,平均比顶风区域高出48%至116%。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未来设计预测区域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型时,需要更多地将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考虑在内。研究人员说,研究城市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规划城市土地的利用、设计更有效的排水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心网友
热岛效应指城市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造成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在温度空间分布图上,城市好像是一个温暖的岛屿,所以称为热岛。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城市上空污染物质的保温作用,增加了大气的逆辐射;(2)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的建材发挥了地表热交换及大气动力学特性,更易大量吸收辐射热,(3)城市大量高层建筑减低风速,使热量平衡的水平输送相对困难;(4)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形成丰富的人工热源。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阻止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不良作用,并可以造成城市风等局部地区气象异常。热岛效应的强度与局部地区气象条件(如云量、风速等)、季节、地形、建筑以及城市规模、性质有关。其温度分布一般是工商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温度最高,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温度又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