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汉武大帝,起初在刘彻继位推行新政时似乎窦太后是有点老顽固,但也就是因为有她所以才使王太后不敢妄动,造成权利真空,那么窦太后在位是对汉有利还是有弊呢? 望指点
热心网友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没有一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所以我觉得窦太后和武帝只是政见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另外要更正一下一楼的朋友,窦太后并非专宠而无子。窦太后出身于平民家庭,被汉文帝立为皇后,生女儿刘嫖,大儿子汉景帝,小儿子梁孝王刘武。景帝继位后,尊窦后为皇太后,武帝继位尊她为太皇太后。西汉自吕后起,太后权大,干预朝政,一脉相传,成为汉朝家法。吕后公开执政已为人所熟知,窦后以黄老之术为政治指导思想,继承了刘邦以后无为而治的政治传统,参预太子立、废的大事,制造了梁孝王建天子旌旗的异常局面。太后干政,必然发挥女儿作用,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的女儿为惠帝皇后,馆陶长公主女儿为武帝皇后,事情如出一辙。皇太后还引用外戚,以帮助她们实现理政愿望。窦后的预政,比起吕后是小巫见大巫,但预政则是相同的。窦后之后,元帝王皇后和外家王氏从政,乃至有王莽代汉局面的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她给汉朝埋下了祸根。但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女人一样可以执政,现代国家就有很多女首相,女总统包括女王。这是中国文化中男权思想的体现。外戚专权,后宫干政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事情,是国家将亡的先兆。但以窦太后执政的功绩及黄老思想提倡的以民生息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她还是“好人”。。
热心网友
简单的好坏二分法并不能正确反遇现实
热心网友
窦太后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因为她作为一个女政治家完成了维持政局稳定的任务.但是她执着于黄老学说,对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流的趋势充耳不闻,仍想推历史车轮倒转,造成不少政治风波(如建元年间赵绾、王臧的冤案),成为了武帝初年的不稳定因素。我认为除了顽固一点之外,窦太后总体上是好的。
热心网友
政治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或坏来衡量
热心网友
窦太后首先是一个慈母,她对朝政的干涉是出于对一国之君的磨炼,而非因为个人的野心。窦太后(?-97 ),窦融曾孙女。章帝二年(77年)被选入宫,次年立为皇后,专宠而无子,妒恨宋、梁两贵人有子,诬害之。和帝即位,以太后临朝,兄宪及诸弟擅权不法。永元四年(92年)帝与宦官郑众等诛窦氏,被迫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