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贝五个半月了发烧之后全身都长了像痱子一样的红点,但脖子腋下比较热的地方却没有,好象他也不痒,这是风疹吗?这么热的天可以洗澡吗?
热心网友
你不用害怕,一般5个月的孩子一发烧就要起疹子,它的症状是孩子发烧在38度左右,可能还有点腹泻,孩子情绪有点坏,不过不要紧,一般起3天后过3天就自己下去了,我家宝宝就是这样的,不过孩子发烧不要超过38。7度如果超过给孩子吃些退烧药就没事了。
热心网友
风疹是由外感风热时邪所引起的一种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又名“风痧”、“风瘾”。临床特点是病程短、麻疹样皮疹、颈、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本病多见于冬春两季,5岁以内小儿较易发病,成年人也偶有发生。孕妇患风疹后能引起胎儿畸形,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病原体:本病病原体为风疹病毒。病毒存在于患儿出疹前5-7日及出疹后8日的鼻咽部、血及尿中。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较弱,气温37℃中仅存活1小时,对一般消毒剂均敏感。病理:病毒以呼吸侵入患儿呼吸道粘膜、颈淋巴结,在此繁殖后侵入血流导致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浅淋巴结肿大及皮疹。除皮疹、呼吸道轻度炎症及淋巴肿胀外,不见其它病理改变。 孕妇在妊娠期感染风疹,胎儿可感染先天性风疹,并导致各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生与风疹感染的早晚有关,一般在妊娠期初3个月,正在胎儿各种器官形成期,患风疹发生先天性畸形可达40%以上。先天性风疹患儿体内可长期带病毒,排病毒时间可达12-16个月。诊断:1。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1日。前驱期:前驱期约半日至2日,症状轻,可补忽略,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度咽炎或结膜炎,或有呕吐、腹泻,耳后、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待皮疹出透后,逐渐缩小。可在软腭及咽门见到红色出血性、针头大小粘膜疹,舌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发疹期:发热后1-2日出疹,首先见于面部,24小时内波及全身,但较稀疏,手掌、足趾多无疹。皮疹为麻疹样斑丘疹。部分患儿背部可呈一片红色,有猩红热样皮疹。皮疹3日退净,曾称“3日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发疹期淋巴结肿大达高峰,可持续3-4周才消退,肝、脾轻度肿大,舌质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先天性风疹可表现为多样。严重可致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如心血管畸形,白内障、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骨发育不良等多见;或于出生后表现为肝炎综合征、间质性肺炎、脑炎等。 2。 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2日,取咽部分泌物,能分离出病毒。快速诊断:采用直接荧光试验法,在咽分泌物可查见风疹病毒抗原。血清学检查:风疹病毒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在出疹3日后均高,1个月达高峰,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上述抗体,若恢复期增加4倍以上则可诊断。出生时抗风疹特异性抗体IgM增高,则可诊断为先天性风疹。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分类增高,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并发症:风疹并发症很少见。风疹脑炎发生率为1:5000,多在出疹期发生,轻者仅有头痛,重者有惊厥、昏迷及后遗症等。鉴别诊断:某些风疹临床表现类似轻型麻疹或轻型猩红热,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可以鉴别。治疗:本病预后良好,主要为休息与对症治疗。有高热者用小剂量退热剂。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1。 邪郁肺卫型:症状:初起咳嗽流涕,发热恶风,1-2天后全身出现疹点,始见于头面,继则躯体、四肢,皮疹于1天内启遍及全身,唯手足心无皮疹,疹色淡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可有痒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鲜红。治则:疏风清热,解毒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黄芩、牛蒡子、大青叶、薄荷、桔梗、甘草、蝉蜕、僵蚕。加减:若皮疹痒甚,加防风、白鲜皮以祛风止痒;若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川贝母宣肺止咳;若头痛者,加白蔟藜、菊花疏风清热止痛;若烦躁不安,尤其是夜寐不安者,加白芍、钩藤、竹叶清心宁神。2。 邪热炽盛型:症状:周身散在斑丘疹,疹色鲜红或暗紫,壮热口渴,烦躁易惊,小便短赤,唇干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指纹紫。治则: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薄荷、银花、连翘、大青叶、牛蒡子、蝉蜕、紫草、赤芍、丹皮、生地。 加减:若壮热口渴较甚者,加生石膏、天花粉以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泄热通便;头痛较著,加菊花、钩藤祛风止痛;枕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元参、浙贝母、夏枯草散结止痛;若邪热内舍心营,伤及气阴,症见胸闷,乏力,心悸,烦躁不宁,舌红脉细者,加用紫雪散、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等。验方单方:风疹轻症:1。板兰根10克,水煎分3次服。2。芦根30-60克,竹叶心30克,煎水代茶,频服。3。银花10克,甘草3克,板兰根30克,僵蚕10克,煎汤代茶饮。4。菊花15克,蝉蜕、甘草各5克,煎水代茶饮。风疹初起发热恶寒:散疹茶:生地9克,苍术3-6克,茶叶1-3克。将苍术、生地加水煎,并以沸药汗冲泡茶叶于杯内,每日1剂,不拘时慢慢饮服。至全身汗出为止。风疹皮疹作痒,烦躁不宁:银蝉散:金银花3克,蝉蜕3克,甘草1克,竹叶1克。为散,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饮服。外治法:1。取枯矾适量,研为细末,投入热酒中和匀,用棉球蘸酒搽患处。适用于小儿风疹作痒。2。鲜地肤子、鲜苍耳子适量,加水煎汤,搽洗患处。适用于风疹作痒。针灸疗法:1。体针:取穴:肺俞、列缺、曲池、合谷、大椎。操作:肺俞向阳花脊柱斜刺1寸,施捻转泻法;列缺逆经斜刺0。5-0。8寸;合谷、曲池直刺1寸;大椎直刺0。5寸,均用捻转提插泻法。2。耳针:取穴:神门、肺、枕、屏间、下屏尖。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强刺激,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上述穴位。预防:最重要的是预防孕妇患风疹,以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妊娠4个月以内若患风疹应终止妊娠。小儿尤其是女孩1岁以后及易感育龄妇女应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