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才是股市发展的根本.股市为什么又跌了?那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困绕的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可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吗?现在的方案很多,可受害的是谁?只有流通股股东. 政府不是一直在说"三公"吗,同股\同权\同利吗,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吗,我看不是:同股同权吗?国家以评估的资产作价,1:1变成面值1元的股票.也就是说国家取得1元面值的股票只用了1元或低于1元的价值.而流能股东却用了几倍甚至于十倍的价值,这就是国家所说的"同股同权"(国家的权利等于股民的利益.)"同股同利":国家总是在强调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实,股民朋友们看一看,国资委干部们算一算,中国股市十多年来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规模,有几家的国家资产流失给流能股民了.我看是找不出来的.至少我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新闻报导的.只听说流通股东的钱是越来越少,国家从股市中捞了不少的钱.现在国家可能觉得这样还不解渴,于是想出了要全流通,这样账面的数字又可以变成更多了钱了.可现在的股民不干了,国家一看硬来是不行的了,想出一个主意,国家拿大头,给点补偿给流通股民,算是对以前损失的一点安慰性的补偿.这就算是"同股同利"了.这让我想起一前的一幅关于美因对华政策的漫画"一个美国佬一手拿着大棒子,一手拿着胡萝卜"真有点讽刺意会. 凭心而论.真的想解决股权问题一点不难:1.缩股,但缩股比例难定,公平说应按公司上市时的发行价与非流通股的入股价的比率来缩股,但国资委的干部们是绝对不敢的,现在1:0.5的比例都不敢,所以这是梦. 2.另一种方式.不缩股,补齐差价.方法也简单,按上市时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取得时的差价,由非流能股东向流通股东用现金补齐.这样就解决了"同股同权利"的问题.即使这样国家的资产比原投入的价值来比依然是增值了.这种方法对原本结构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中国股市要真正的发展状大,这才是真正的出路.常见国家宣传要厂家\商家\公司讲诚性,我想国资委的干部们是不是也要讲点诚性,哪怕是装一装样子也好,股民的要求是很低很低的,仅此而亦........
热心网友
就是变法继续为圈钱铺路架桥。
热心网友
你得意见很好,只是当权者是个糊涂蛋,已经被那些伪经济学家搞晕胡了,恐怕很难采纳你的意见。
热心网友
首先国家应该对现阶段和未来的股市功能做出明确的定义才能够谈及股改的意义.对于一个资本市场来说,所有的资本地位都应该是平等的,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如果有类似"**资产不能流失"的霸王条款,那么这次股改想改好也难,股市难以逃脱提款机和赌博场的命运.
热心网友
唉!现政府是与民争利的政府
热心网友
请参考土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