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主机/终端结构】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伴随着主机(Host)和终端(Terminal)这两个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当时的主机通常指大型机或功能较强的小型机,而终端则是指一种计算机外部设备,现在的终端概念已定位到一种由CRT显示器、控制器及键盘合为一体的设备,它与我们平常指的微型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是没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也没有自己的内存,其主要功能是将键盘输入的请求数据发往主机(或打印机)并将主机运算的结果显示出来。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对于“终端”一词又引入了新的含义。对互联网而言,终端泛指一切可以接入网络的计算设备,如个人电脑、网络电视、可上网手机、PDA等。【端口】在Internet上,各主机间通过TCP/T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报,各个数据报根据其目的主机的ip地址来进行互联网络中的路由选择。可见,把数据报顺利的传送到目的主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支持多程序(进程)同时运行,那么目的主机应该把接收到的数据报传送给众多同时运行的进程中的哪一个呢?显然这个问题有待解决,端口机制便由此被引入进来。 什么是端口 本地操作系统会给那些有需求的进程分配协议端口(protocal port,即我们常说的端口),每个协议端口由一个正整数标识,如:80,139,445,等等。当目的主机接收到数据报后,将根据报文首部的目的端口号,把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而与此端口相对应的那个进程将会领取数据并等待下一组数据的到来。说到这里,端口的概念似乎仍然抽象,那么继续跟我来,别走开。 端口其实就是队,操作系统为各个进程分配了不同的队,数据报按照目的端口被推入相应的队中,等待被进程取用,在极特殊的情况下,这个队也是有可能溢出的,不过操作系统允许各进程指定和调整自己的队的大小。 不光接受数据报的进程需要开启它自己的端口,发送数据报的进程也需要开启端口,这样,数据报中将会标识有源端口,以便接受方能顺利的回传数据报到这个端口。 【接口】接口就是微处理器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部件,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热心网友
找本电脑基础教程扫扫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