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双胞胎女儿(2000年12月底出生),俩个人在一起玩玩乐乐很正常,可有时候,和她们说话,就跟你什么都没说过似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平时在幼儿园,老师也说,跟她们说话,她们没反应。只好跟她们大声喊,天天起急冒火地跟她们较劲。听力没问题。问:什么原因,怎么办?
热心网友
您的女儿非常可爱,毫无问题!自闭的是老师与您过分着急的心。先给您引过一个故事——一个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把同样的米饭放进3个碗里,然后分别在碗上贴上标条,条上分别写上“我爱你”,“我讨厌你”。这样的话语。之后放好。 2天后检查时,发现标着“我讨厌你”的这盆饭已经坏了,而标条上什么都没写的这盆饭有一点不新鲜了,再看标着“我很爱你”的这盆饭还白白的—— 最后,标着“我很爱你”这盆饭是一周后最后坏的。您现在很着急与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看法等于给您的两位小宝贝一人脑门上贴了一个标条:“自闭症” 那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在互相玩的时候还看不到对方的脑门吗?那么她们会说,“这是谁给我们贴的,这个人太坏了,谁给我们贴成这样我们就在她面前表现不好!” 连米饭、植物都能读得懂人心,何况两个活生生的小女孩呢?如果老师在与她们的沟通中一旦出现了上火、较劲的对垒心情,两个孩子会很快感应到的,(只不过她们不象大人可能遇到对垒的事要向朋友倾诉一番)也会发生对垒。好象很自闭喔。 另外,母子连心啊!我都这么一番年纪了,有时和我母亲在谈一个问题时,往往我说到哪,我母亲也想到了哪;而我母亲要说哪,话出口时,我发现我的思维也一直在这个小范围转。绝了! 我相信您的孩子也能感应到您的。可孩子毕竟还小,有些事情理解不了。她只感觉您给她贴了个自闭,以为不喜欢她了呢。其实您只是在发一个“香蕉球”想更加的关心、呵护她们, 劝您以后在她们面前就发“直线球”吧! 给她们直接贴上“你真棒!”或者“I LOVE YOU”相信您的孩子会很快活泼起来。 。
热心网友
没有跌倒过的人,怎会记得跌倒有多痛?没有跌倒再爬起来的话,又哪里会知道跌倒後要再爬起来的痛苦?没有跌倒再爬起来、再跌倒过,又怎会刻骨铭心的记住不要让自己再跌倒呢?人说受伤会痛,但是说上千遍万遍,又怎能比得上自己真真正正的受过一次伤要来的记忆深刻呢?
热心网友
1。你既然已经带她们看过医生,甚至咨询过心理专家,确认她们这方面没有一点问题,那就不要再担忧了,她们还很有可能是天才哪!你看好多天才小时侯的行为都不被人理解,好象都有些自闭。2。相信她们某一天突然会发生变化的,会变得很合群,很愿意跟人相处。 我楼下就有一个男孩,只比我儿子小四天。可人家都以为比我儿子小四个月。他两岁了,都不会说法;要命的是别人叫他,他就跟没听见似的,毫无反应;只一天到晚让他老爸抱在身上。他唯一喜欢的游戏是在屋子里推桌椅板凳,听见它们发出的吱吱声,他就满足的放声大笑,怪吓人的。 不过,他上托儿所后,突然改变了很多,首先是话多了,能够主动跟人打招呼了;其次,知道玩别的有趣的游戏了,也知道如何跟同龄的小朋友打交道了。 总之,别太担心了,说不定哪天一切就会变好的。最后,提一个建议,让她们多跟其他性格特别开朗的孩子相处,她们的性格也会变的开朗的。
热心网友
但这是一种优点:专注、忘我。这样的人记忆力最好。
热心网友
我记得在那本书上看过,双胞胎最好别放在一起带,因为他(她)们之间会有一些默契,使得他们对其他的人不感兴趣。也只是听说,没真正试过。
热心网友
你下次可以先观察一下,你叫她们的时候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的神态?我也有这样的现象。但这是一种优点:专注、忘我。这样的人记忆力最好。所以不用担心。更不要冲她们发火。跟她们说话的时候,可以用手拉拉、拍拍肩膀呀。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关于这个问题一定要跟老师沟通,如果老师带着“她们有问题”这种眼光的话,会极大伤害到孩子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