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介绍清楚一点呢?
热心网友
是名模王敏推荐:河利秀最新性感写真(组图) ★身高:180 ★三围:83。60。88 ★ 主要业绩: 模特委员会执行委员,1998第四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冠军及最佳风采奖,首届、第二届中国时装文化奖—最佳职业时装模特,1997-2002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国内外著名品牌发布演出,拍摄平面、电视广告及杂志封面。 ★ 广告经历: 拍摄平面广告:《ELLE》杂志、《现代服饰》杂志、《中国编织》杂志; 远远望去,T型台女子都是高傲的公主,不苟言笑,表情漠然,冷艳逼人。然而我们所接触到的王敏,却亲切可爱,一如你多年后仍会记起的隔壁班女孩。当被问及对“成功”的看法,王敏有一点迟疑,似乎在考虑自己现在算不算一个“成功人士”。换个说法,关于成就感,她笑了,“我偶尔会有成就感,毕竟模特是我热爱的事业。” ——采访手记 ★ 意外入行 说起入行来,是很意外的事情。97年我参加世界超模特大赛,一点基础也没有。仅仅是训练了15天,就拿到了第七名。当时真的非常非常意外,那时对自己也很怀疑,因为毕竟还是个初入行的人。97年底来到北京,参加北京时装周,当时设计师圈内的资深人士都有在场,我很幸运,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他们说这个孩子不错,很努力。他们的评价坚定了我的信心,那时我高中毕业,就决定选择模特做自己的职业。 我们家在一个内地城市,相对比较闭塞,家人对我都很担心。但是我还是走了出来,自己压力也非常大,有种种的顾虑和疑惑。是到98年4月,我参加了第四届模特之星大赛,那时压力极大,到了最后,我就决定,干脆放开了自己,什么都不去想,也许就是因为心态的轻松吧,我表现得比较自然,拿到了那次比赛的冠军,还同时荣获“最佳风采奖”。 得到这个肯定之后,我比从前要自信得多。而且在这个行业中的发展,也多了很多机会。我本来很想放下手里的工作一段时间,去大学进修,可惜没有实现,因为有很多杂志拍照的工作,还有走秀的安排。模特是青春行业,时间太宝贵了,我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投身到更加繁忙的工作里去。 ★ 关于艰难 入行以来大概4年多了吧,回头看看有很多感触。我想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然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但是你要用真诚、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一个职业模特,敬业应该是最重要的。譬如忙碌的工作,彻夜拍摄,譬如冬天穿夏天的衣服拍照,我不觉得这些是艰难或者压力,因为你从事这个行业,那么这是你应该做的。通常约好工作时间后,我基本不迟到,要有一个对职业的尊重,每个行业都是如此,而且这是我热爱的职业工作,我非常投入自己的工作。 ★ 服装的灵魂 一直觉得,美丽的衣服是有自己的灵魂的。而我努力要做的,不是一个人形的衣架,而是要使衣服活起来,把设计师的意图,发挥到淋漓尽致。我很高兴的就是,在一些服装秀上,会有人说,某件衣服要留给王敏穿。 ★ 难忘瞬间 在温州的一次走秀,遇到一件有点奇怪的衣服。白色的面料,有很多很小的皱摺,有点三宅一生的味道,但是两只袖子,非常非常地长,长到让我很发愁的地步,不知道穿上它怎么走出来,总不能完全放下来,拖着地走出来吧。我当时就想了又想,最后是把袖子一折折折叠起来,都堆在手腕上,双手握拳,交叉在胸前。 出场后我就慢慢地走,一直慢慢地走,等走到台前,恰好音乐中有一个突起,有个段落上的高潮,我就象被音乐惊到一样,把长长的袖子甩了出去,配合着音乐,轻轻舞动。那一瞬间,台下彩声迭起,我心里也非常高兴。那时音乐、服装和我,真正融合成为一体,十分和谐。我想,那时是我真正感受到成就感的时刻。 在风云变幻的T台上熠熠生辉的王敏,向来都对自己的相貌非常自信:“我认为模特根本就没有必要整容,我们用身体表现的是服装,用脸演绎的是个性,要真长成了千篇一律的脸,那才叫做悲哀呢。而且我们有这么多优秀的化妆师、造型师,每个人在T台上都是最光彩照人的,所以我身边根本就没有整过容的模特或是朋友。” 谈到整容成风的韩国女明星,王敏觉得是大家想法不同、审美不同,而且韩国也有坚持不整容的人:“我们去那儿演出时认识了一位当地非常著名的男主持人,他长着一张很宽的大方脸,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整容时,他说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况且大家(韩国演艺圈)都整,他就不用再整了。” “我认为整容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我完全无法接受。我同时也反对进行身体整容,作为模特,必须要有良好的身材条件。”当记者问及有关身体整容的问题时,王敏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因而不愿明确表态。“如果身边的好友要整容,我肯定是第一个挺身制止她的人。不过如果她还是非整不可,我会好好照顾饱经伤痛的她,毕竟,每个人都有享受美的权利。”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