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华人在东南亚受歧视?

热心网友

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现复制于此,会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东南亚华人的困境与出路● 曹云华(文)   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实质,是民族问题。作为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东南亚华人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地位,不论是在东南亚各国的国内事务中,还是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都是如此。   东南亚华人是根源于中华民族、居住在东南亚各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在政治上认同所居住国家,但在民族心理与文化上有着共同特征的族类共同体。怎么样来辨别一个人是否是华人呢?根据目前东南亚华人的具体情况,单纯从外表上、血统上、语言上或宗教信仰等方面都难以确认,唯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根据这个人的民族心理,即他本人的民族认同,他认为自己是华人,那么,他就是华人。  东南亚华人是一个少数民族(新加坡除外,下同),但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少数民族,这种特殊性使它与东南亚当地民族的关系变得复杂化了。  在一般的意义上,少数民族总是比较贫穷、落后,在历史上长期受多数民族的压迫剥削等等。但是,在东南亚,华人却不完全是这样,它是一个地位和作用都比较特殊的一个少数民族,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经济成就招致嫉妒  其一,华人的人口虽然在所在国占绝对的少数,但它在所在国的经济生活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之间不成比例。华人以其特殊的商业才能和辛勤的劳动,在工商业方面取得比较突出的成就,对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华人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往往招惹来其它民族的嫉妒心理。东南亚各国的主体民族在掌握国家政权之后,更是不能容忍这种状况。于是,主体民族的当权者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各国政府均制定和推行了限制华人的极端民族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  其二,华人虽然在所在国是少数民族,但其母国却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于是,华人的内心深处便有一种民族优越感,在与本地民族交往时常常流露出来。当东南亚的主体民族上升为统治民族,民族意识觉醒并且不断高涨的情形下,两者之间便产生了冲突。作为统治阶级的当地主体民族,绝对不能容忍华人的民族优越感。  其三,华人利益集团与统治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处理得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当地主体民族统治阶级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划分为许多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对华人的态度和政策也是有差别的。华人在经济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形成了一个华人工商业群体。一般而言,华人对所在国的政治态度都是比较消极的,不愿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不等于他们不想影响政治。在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华人经济势力比较强大,华人工商企业家往往形成了有强大影响力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常常运用其庞大的财力去影响选举和政府的决策。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即华人大企业家与政府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携手合作,这种合作当然是建立在利益分享的基础上的。而当地主体民族中的统治阶级中的某些利益集团,没有从这种合作中分享到利益,便理所当然地对这种合作表示不满,甚至强烈地反对。实际上,华人利益集团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当地主体民族统治阶级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当政局发生变化时,华人便会首先受到冲击。 民族间的矛盾:同化与反同化  当代东南亚华族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是民族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东南亚华族与当地民族都同属于所在国家的“国族”,这里说的国族,是指国家意义上的民族,是只对享有国家主权的民族才用这个词语去指称。例如,中华民族,它包括了汉族和其他56个少数民族。又如,美利坚民族,也包括了亚裔、欧裔等许多民族在内。再如马来西亚人,既包括了华人,也包括马来人和印度人等民族。  其次,东南亚华人在所在国只是一个少数民族(新加坡除外),他们不论是在人口、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从属地位,东南亚各国的主体民族在取得国家独立以后,牢牢地掌握了国家政权,并且运用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来发展壮大当地民族的经济社会地位,并且规定当地民族在各方面享有优先权。于是,东南亚国家的华人虽然在经济上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还在某些领域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从总的方面看,东南亚华人是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上,而是取决于所在国家的发展以及与当地主体民族的关系。  再次,各国东南亚华人正在面临被同化的严峻挑战。所谓同化,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同类化、一律化,即某一个民族失去民族特点,变成为另一个民族。换句话说就是,甲族的个别成员、部分成员或全体被乙族所吸收的过程。所以,同化,是指族体的类别转变运动或叫过程。战后,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东南亚各国主体民族大力推行同化政策,试图完全同化华人。迄今为止,这种同化政策在某些国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如泰国、菲律宾和印尼。在马来西亚,因为华人人口较多,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当地主体民族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同化华人,但是,同化却是政府的既定目标。  在东南亚国家获得独立之前,华人与当地各民族都是被压迫民族,他们与西方殖民者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获得独立,当地的多数民族掌握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民族。华人加入所在国的国籍,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但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多数民族受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地位和作用非常特殊的华人少数民族,采取许多强制政策,从而使华人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当地多数民族与华人少数民族的矛盾在一些国家表现得非常尖锐,甚至一再发生冲突。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只要各国政府奉行正确的华人政策,这个矛盾是可以缓和并且得到解决的。解决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新加坡模式、泰国模式、或者是马来西亚模式。  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有利益一致的一面,它具体表现为双方在国家利益方面的一致性。华人与当地民族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公民,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国家利益是他们的共同利益,只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了,两个民族才能够得到发展,才有前途。如果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出了问题,像印尼那样,那么,两个民族的根本利益都受到损害。现在的印尼,不论是华人,还是当地各族人民,都没有好日子过,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华人和当地民族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实际上,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政治上认同于他们所居住的国家,效忠于这个国家,甚至还愿意为它作出牺牲。  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也有利益冲突的一面。毋庸置疑,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这种矛盾的性质是民族矛盾,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当地多数民族利用国家机器的力量压迫处于少数民族地位的华人。在历史上,华人虽然在经济上和文化上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当地民族在人口、国家政权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华人曾经拥有的经济和文化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在当前的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掌握了政权的当地主体民族有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推行同化政策,迫使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完全融合于当地主体民族。   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同化政策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在这种政策不仅要消灭华人的民族特性,而且还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把国民分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华人作为非原住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都受到低人一等的对待,不能享受与原住民同等的权利。对于这种歧视政策,华人则利用自身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等优势,反对同化,为保存民族特色和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华人与东南亚各国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也是不相同的。民族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关系  对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一般而言,目前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不能因为印尼出现排华事件就悲观地认为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都存在严重问题。印尼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作个案分析。实际上,在东南亚国家,在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中,有五种关系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这五种关系是:民族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  总的来说,当地主体民族是统治民族(新加坡除外),他们在取得国家独立之后,拥有了政治领导权,并且进而取得了经济领导权和文化领导权。因此,东南亚各国华人原来拥有的经济和文化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在一些华人占极其少数的国家则已经完全丧失。在同化程度较高的泰国和菲律宾,战后出生长大的华人已经逐步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因此,已经很难分清谁是华人,谁不是华人。在印尼,被同化是一个大趋势,只是时候迟早的问题。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华人文化特色的唯一的一个国家,可能是马来西亚。   尽管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很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这种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其最实质的表现是经济关系。  我们必须对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存在及其影响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这里有一个经济权力与民族政治领导权的关系问题。一般而言,它们之间是一致的。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当那个统治民族刚刚取得领导权,在政治上还不是太成熟的时候,这时,两者之间会出现暂时的背离。但是,当统治民族在政治上慢慢成熟之后,便不会再容忍这种背离继续下去,他们一定要运用政治的和其他的强制力量来削弱其他民族的经济存在与影响力,以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战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东南亚国家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便表现为争夺经济领导权的斗争。由于没有政治领导权,因此,华人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的地位,并且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在这场争夺经济领导权的斗争中必然是失败者的命运。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华人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只是在统治民族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的影响力和权力,一旦超出统治民族的容忍限度,就会遭遇到打击和削弱。  长期以来,东南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经济存在和影响力有一种恐惧感,各国独立以后,当地民族掌握了国家政权,他们更加不能容忍华人继续在经济上拥有优势地位,他们对华人的猜疑和恐惧更加强烈了。他们认为,华人控制了国内的经济,剥削当地民族。因此,要提高当地民族的生活水平,制造就业机会,就必须牺牲华人的经济利益。由于各种原因,当地民族在经济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无法与华人展开竞争,因此,各国政府均通过立法等强力的手段,来保护当地民族,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照顾。印尼政客Assaat指出,印尼土著是天生的弱者,而华人却是经济上的强者,只有政府立法保护弱者,他们才能与强者竞争。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长期与马来民族打交道,他对马来人对华人的这种天生的恐惧感有很深的认识,他在回忆录(上册,第41页)中这样写道:“马来人团结意识很强。我后来发现,那是由于他们觉得受威胁,怕被充满活力、刻苦耐劳的外来民族——华族和印族压倒。”路在何方?  1、充分利用国际人权公约和其他一些国际条约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护少数,是国际社会人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制定了近80个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书,其中专门论及少数民族人权的内容占非常大的比重。  此外,还通过了几个重要的关于少数民族的国际人权文件,包括:《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关于在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宣言》。  2、积极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自己保护自己。  现在看来,华人如果只是满足于在经济生活中扮演角色,肯定会吃亏,而且会吃大亏。华人在经济上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乃至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可以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一些华人虽然很富有,但是,没有政治权力的华人实际上只是当地民族的政治家们的一个棋子,他们随时可以牺牲这些棋子,以保护其利益。在马来西亚,华人对政治的参与是比较多的,且有实效。因此,马来西亚当地民族的政治家们要牺牲华人的利益就不那么容易。  3.东南亚华人的前途与命运取决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东南亚各国华人与当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各国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从内容、形式、特征、性质等方面都是由特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才可能获得实现。  在印尼,华人问题之所以特别突出,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社会问题尤其严重,印尼的华人问题是这个国家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的一个部分,不解决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印尼的华人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决。  在马来西亚,因为整个社会比较均衡和有序发展,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民族关系也就比较和睦。在多民族国家,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总是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社会问题可能会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其实质却仍然是社会问题。  东南亚各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一天没有解决,华人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因为,东南亚华人的命运已经与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因此,华人必须明白,只有国家发展了,整个社会前进了,他们才能够有真正安居乐业的日子。  (作者是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长及教授) 。

热心网友

历史上的中国给他们的印象

热心网友

政府腐败无能!

热心网友

太优秀了,但是不团结,容易被攻击

热心网友

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劣根性导致了华人在东南亚备受歧视。

热心网友

为什么犹太人在欧洲受到排挤,财富问题。

热心网友

因为华人太强大了,是它们装着歧视华人,其实它们害怕华人!到我长大的时候打它们,让它们吃不了兜着滚!!!!!!!!!!!!

热心网友

是啊华人在那边比较富裕掌握了大部分的财产所以被当地人嫉妒

热心网友

就像朝鲜 缅甸 那样的专制国家 我想你也一样会瞧不起他们的

热心网友

同意楼上

热心网友

没有组织纪律观念,自私自利

热心网友

没让他们见识过中华民族的军事威慑力,欠打!!!

热心网友

1:因为中华文化太强大,所以华人不易被外族同化。2:华人的聪明勤奋使他们的经济地位高于其他人。排华的现象从某些意义上讲也是“阶级斗争”吧!

热心网友

看看我们在迪斯尼乐园的表现就明白了。

热心网友

我想也许是华人们自己不够自重或者说是因为以前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够有个性的总是随波逐流吧。 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东南亚地区经济不够发达,而且去这些国家都是非常的容易,不需要太多的要求,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形下,人人都可以去,那么人多了,之后就容易对他们的工作机会造成紧张,通俗的讲就是抢他们的饭碗,这样一来他们当然会排挤华人了。不仅是排挤华人,任何地区都是这样的再者加上西方国家相对的发达,没有一定能力的人是不能够出国的能出去的一定是不简单的,这样他们也就不会排斥任何到他们那的人了。

热心网友

不抱团,无组织

热心网友

太有钱,但是无法融入当地的文化,对当地的民族吝啬,没有社会责任心。从客观上看主要原因是华人的财富超过当地人民,造成他们心里的不平衡,转化为仇恨。

热心网友

华人太强了吧,也许是东南亚的排外色彩比较严重。我记得华人控制了那边60%以上的财政。也有点政府支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