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借用助学贷款学生,央行征信部门发出提示?

热心网友

目前,包括助学贷款信息在内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在我省已进入试运行,有关方面正在着手采集包括公积金、个人支付电话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央行针对助学贷款问题向大学生发出了“征信”提示,提醒他们按约还本付息,否则将会对以后创业、购车、信用卡等贷款申请带来影响。助学贷款违约者成失信集中人群 记者从省内银行部门获悉,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都多多少少存在着对个人信用记录漠不关心的情况。“这与以往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确实还不上款等诸多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某银行人士认为。根据我省2004年有关金融部门统计数字显示,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的问题十分突出,个别高校贷款违约率甚至高达85%。银行人士称,在这些违约者当中只有少数是恶意欠款,很大一部分人是欠缺信用意识,忘记了,认为欠款较少(最少只有几十元)不还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这样一些助学贷款违约者,成了‘失信’记录的集中人群。”央行针对大学生发出“征信”提示 “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开始试运行,您借用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信息将被记入该数据库,成为您信用记录的一部分”。昨日,记者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看到了一份宣传折页,上面主要针对大学生作出了一则提示:“信用记录将被广泛应用于留学、创业、购车、信用卡等贷款申请的审核中,对您的生活及事业将产生重要影响。这里提醒您按约还本付息,如因特殊原因难以按约还款,请及时与贷款银行联系,慎防发生拖欠等违约行为。”水、电、电话缴费记录都将留案底 据介绍,除了现在数据库中已经收集到的个人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等绝大部分“银行信息”之外,央行方面正着手将一些“非银行信息”归入到该数据库当中。目前,我省白城市几万户居民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已被纳入到该系统当中,松原市的住房公积金信息也有望在年底前录入系统。“随着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还将采集个人其他信用信息,例如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转载于新文化网。

热心网友

什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