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而读诗歌的人越来越少,这该怎么办?这有是为什么?

热心网友

读诗是需要经历的,没有经历就不会有共鸣,而现在的年轻人经历的太少,思索的太少,共鸣也就少,读诗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所以读诗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热心网友

没办法,堕落成性

热心网友

时代的发展.

热心网友

问问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了.

热心网友

谁说的,须眉就喜欢诗词。

热心网友

我们的祖先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发明了古诗词,这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更博大精深,其中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被人代代传唱,古诗词曾经是那么璀璨,光阴流转,时隔数千年,如今新疆的诗词或诗人现状如何呢? 近日,我见到了新疆诗词协会的秘书长李汛,他对我谈起新疆诗词协会,感慨良多:会员普遍老龄化,无人,诗词协会经费紧张,协会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是义务工作……诗人和诗词协会都在遭遇着尴尬的境地。 自治区社科联下属的新疆诗词协会于1988年10月成立,这是一个群众组织,起初的会员只有30多人,如今会员将近400人,协会成员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其中星汉、邓世广等人在国内诗坛享有声誉。诗词协会每5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现任会长是原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白研究专家薛天纬。据李汛介绍:协会有自己的会刊,会刊每年出版两期,每期出版2000册左右,会刊的校对等工作由会员义务完成,由于出版经费是从会员每年缴纳的20元会费中拿出的,所以一般都是企业赞助出版会刊,因为经费紧张,在会刊上发表诗词的作者的稿费只能用一本会刊代替。会员有许多是退休人员,每年缴会费的时候,协会的义务会员几乎天天都往邮局跑,来回车费从来不向协会提及。每当协会有活动,几个领导家里的电话费总是暴涨。 协会最近的一次活动是6月15日端午节举行的“端阳诗会”,60余位诗人到会,这次诗会,大家欢聚一堂,浅唱高吟的同时也感到了些许失落,如今协会年龄最大的会员已经88岁,最小的也已34岁,这个大龄群体自1988年以来已有四五十人谢世,年轻人在这里是稀有之物,因为是群众组织很难管理,许多地州的会员因为各种原因已自动脱离协会,协会如今只有200多人正常来往。李汛说,都说读写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可是对此感兴趣的年轻人太少了。 头发已经花白的李汛迄今为止已经单独创作了超过千首的诗,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十分沉重地对我说:“诗词是我们的国宝啊,真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能够继续传承。”。

热心网友

现在的人都现实和快速了,大家不喜欢要琢磨的东西,还有一点是现在的好诗太少了,大家都没办法,如果要改变现状就得从小孩子抓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