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展开辩论赛,我方是反方,辩题是:功不能掩过 正方是功能掩过。 那么怎么展开?都有哪些例子可举,怎么提问?怎么防范正方,他们会出现什么情况,他们会怎么应对。还有评委怎么做点评,从那几个方面点评。他们今天晚上就开始辩论了。所以很着急!!!

热心网友

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2、一个人犯了错误,甚至违法,只能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决不能因为过去有功,就可以不处理或软处理。如果这样,还有什么纪律、法律可言呢??3,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也没有特殊党员,执法执纪只有一个标准,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不存在"特区"或"禁区"。只要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违反党纪政纪,无论职务有多高,贡献有多大,无论是"名人"、"红人",还是"能人",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受到法律和纪律制裁。4,从解放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现今的陈希同、王宝森、褚时健、胡长青等,他们都曾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堕落、蜕化为腐败分子后,同样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也体现了在法纪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5,当然,在对违纪的处理上,也要考虑其一贯表现,以更好地究其所犯错误的成因,考虑处理的政治、社会效果,但决不可以以功代过。

热心网友

经常说某某人“功大于过”……其实是一种开脱的说法!谁都要面对错误,过失是不能回避和敷衍的。就更不要说那些“罪无可赦”的了。其实这两者很矛盾,一个战斗英雄,他对于自己国家算是立了大功,但他却给敌对国家带去了战争和破坏,只能说是罪过了。设这种辩题本身就回避了矛盾的原理,事物都有两面性,何为功?何算过?只能由历史来评判了!

热心网友

首先功是哪里的功,过是哪里的过.也就是功的受益对象和过的受害对象的以及这两者如何统一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多和对方纠缠,他们会很难办的.至于具体如何操作,我觉得能让你去辩论你要是这个都把握不了那还是趁早换人算了. 然后再和他们讨论"度"的问题,让对方提出什么样的功能抵什么样的过,功的效力如何才能抵消过的过失,怎样算抵消?这就导出我方不可能抵消的立论. 时间很短,这两点他们就应付不了了.应该会成功吧,因为你们好辩.

热心网友

不好回答!~

热心网友

一视同仁,只是为了政府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