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几乎所有人都有理财误区 2005年10月14日 20:33:51 中财网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这是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的文章中的开篇问题。接受专访时,她以此来说明用户也需要理财培训。   除了中大君融的总裁,毛丹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课程设计者。她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每每和人提及“个人理财”,她就要讲一下正确的定义是什么,更正谈话对象意识里存在的误区。   “个人理财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目标,对个人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很多人把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当作消费品买,他们认为理财服务就是买或者卖金融产品。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实际上,金融产品只是实现个人理财过程的附带产品。”   毛丹平认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越来越需要一份个人的财务解决方案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大部分中国人用钱的习惯来自三个方面:生活的教化、父母的行为、书和媒体的理财教育。   “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财误区。我看过太多富人变穷的事情了,而穷人如果犯错误,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一些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个人财富的规划也通常是一团糟,他们甚至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养老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规划。毛丹平介绍,她有位朋友曾经拥有30万的存款,而后看中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当时股市还比较好,这位朋友抱着赚钱买房子的愿望,把30万全投了进去。结果这些年来,她就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天天缩水,而那套房子也离她越来越远。   由此,毛丹平的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规划师,但是与此相悖的是,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几乎是凤毛麟角。合格的理财规划师要有专业技能,有服务的心态,要牢记关注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还要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而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有了解客户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   这些能力,需要的是阅历而非训练。“国外理财师70%以上是40岁以上的人,而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具备专业技能的很少,年轻的又没有阅历。”毛丹平介绍,她培训的一位专业技能不错的学员,做过这样的计划:年薪20万的人,月开支只有1500元。“他想像不出年薪20万的人如何生活,只能套用自己的方式。”毛丹平说。   而且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培养一个理财规划师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理财师基本只做大客户的服务。大众客户是难以享受理财师提供的服务的。“大众客户需要理财师的思想来帮助他学习怎样用钱,”毛丹平认为,“在理财市场上,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就是媒体。今后,大家会从媒体上学会如何用钱。” 。

热心网友

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

热心网友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这是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的文章中的开篇问题。接受专访时,她以此来说明用户也需要理财培训。   除了中大君融的总裁,毛丹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课程设计者。她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每每和人提及“个人理财”,她就要讲一下正确的定义是什么,更正谈话对象意识里存在的误区。   “个人理财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目标,对个人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很多人把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当作消费品买,他们认为理财服务就是买或者卖金融产品。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实际上,金融产品只是实现个人理财过程的附带产品。”   毛丹平认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越来越需要一份个人的财务解决方案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大部分中国人用钱的习惯来自三个方面:生活的教化、父母的行为、书和媒体的理财教育。   “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财误区。我看过太多富人变穷的事情了,而穷人如果犯错误,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一些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个人财富的规划也通常是一团糟,他们甚至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养老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规划。毛丹平介绍,她有位朋友曾经拥有30万的存款,而后看中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当时股市还比较好,这位朋友抱着赚钱买房子的愿望,把30万全投了进去。结果这些年来,她就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天天缩水,而那套房子也离她越来越远。   由此,毛丹平的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规划师,但是与此相悖的是,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几乎是凤毛麟角。合格的理财规划师要有专业技能,有服务的心态,要牢记关注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还要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而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有了解客户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   这些能力,需要的是阅历而非训练。“国外理财师70%以上是40岁以上的人,而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具备专业技能的很少,年轻的又没有阅历。”毛丹平介绍,她培训的一位专业技能不错的学员,做过这样的计划:年薪20万的人,月开支只有1500元。“他想像不出年薪20万的人如何生活,只能套用自己的方式。”毛丹平说。   而且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培养一个理财规划师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理财师基本只做大客户的服务。大众客户是难以享受理财师提供的服务的。“大众客户需要理财师的思想来帮助他学习怎样用钱,”毛丹平认为,“在理财市场上,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就是媒体。今后,大家会从媒体上学会如何用钱。” 。

热心网友

所谓信用,就是用契约关系保障本金回流和增殖的价值运动。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贷者将货币给借者,约期归还,借款到期后除归还本金外,还需支付一定的利息。在这一信用关系中,贷款者在贷出一笔款项的同时获得了一种权力,即可以要求借款人以后偿还一笔款项的权利,又称债权。借款人则承担以后偿还一笔款项的义务,又称债务。由于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被广泛地作为支付手段,所以这种债务偿还通常是用支付一定的货币金额来完成的。

热心网友

不一定!

热心网友

理财不是攒钱,理财也不等于投资。所谓理财,就是指客户根据自身的财务能力和风险承受度,在不同的保障和投资工具之间合理分配资金,将当前的生活消费和未来的生活保障做一个平衡、合理的安排。并使之最大程度地获得保障和增值的过程。理财中,我们强调要将未来,特别是自己养老的财务安排好,但同时,我们也不赞成为了未来的生活保障而忽视了目前生活的品质。

热心网友

几乎所有人都有理财误区 2005年10月14日 20:33:51 中财网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这是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的文章中的开篇问题。接受专访时,她以此来说明用户也需要理财培训。   除了中大君融的总裁,毛丹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课程设计者。她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每每和人提及“个人理财”,她就要讲一下正确的定义是什么,更正谈话对象意识里存在的误区。   “个人理财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目标,对个人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很多人把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当作消费品买,他们认为理财服务就是买或者卖金融产品。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实际上,金融产品只是实现个人理财过程的附带产品。”   毛丹平认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越来越需要一份个人的财务解决方案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大部分中国人用钱的习惯来自三个方面:生活的教化、父母的行为、书和媒体的理财教育。   “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财误区。我看过太多富人变穷的事情了,而穷人如果犯错误,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一些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个人财富的规划也通常是一团糟,他们甚至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养老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规划。毛丹平介绍,她有位朋友曾经拥有30万的存款,而后看中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当时股市还比较好,这位朋友抱着赚钱买房子的愿望,把30万全投了进去。结果这些年来,她就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天天缩水,而那套房子也离她越来越远。   由此,毛丹平的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规划师,但是与此相悖的是,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几乎是凤毛麟角。合格的理财规划师要有专业技能,有服务的心态,要牢记关注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还要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而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有了解客户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   这些能力,需要的是阅历而非训练。“国外理财师70%以上是40岁以上的人,而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具备专业技能的很少,年轻的又没有阅历。”毛丹平介绍,她培训的一位专业技能不错的学员,做过这样的计划:年薪20万的人,月开支只有1500元。“他想像不出年薪20万的人如何生活,只能套用自己的方式。”毛丹平说。   而且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培养一个理财规划师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理财师基本只做大客户的服务。大众客户是难以享受理财师提供的服务的。“大众客户需要理财师的思想来帮助他学习怎样用钱,”毛丹平认为,“在理财市场上,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就是媒体。今后,大家会从媒体上学会如何用钱。” 。

热心网友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这是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的文章中的开篇问题。接受专访时,她以此来说明用户也需要理财培训。   除了中大君融的总裁,毛丹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课程设计者。她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每每和人提及“个人理财”,她就要讲一下正确的定义是什么,更正谈话对象意识里存在的误区。   “个人理财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目标,对个人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很多人把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当作消费品买,他们认为理财服务就是买或者卖金融产品。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实际上,金融产品只是实现个人理财过程的附带产品。”   毛丹平认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越来越需要一份个人的财务解决方案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大部分中国人用钱的习惯来自三个方面:生活的教化、父母的行为、书和媒体的理财教育。   “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财误区。我看过太多富人变穷的事情了,而穷人如果犯错误,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一些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个人财富的规划也通常是一团糟,他们甚至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养老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规划。毛丹平介绍,她有位朋友曾经拥有30万的存款,而后看中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当时股市还比较好,这位朋友抱着赚钱买房子的愿望,把30万全投了进去。结果这些年来,她就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天天缩水,而那套房子也离她越来越远。   由此,毛丹平的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规划师,但是与此相悖的是,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几乎是凤毛麟角。合格的理财规划师要有专业技能,有服务的心态,要牢记关注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还要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而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有了解客户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   这些能力,需要的是阅历而非训练。“国外理财师70%以上是40岁以上的人,而在中国,40岁以上的人具备专业技能的很少,年轻的又没有阅历。”毛丹平介绍,她培训的一位专业技能不错的学员,做过这样的计划:年薪20万的人,月开支只有1500元。“他想像不出年薪20万的人如何生活,只能套用自己的方式。”毛丹平说。   而且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培养一个理财规划师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理财师基本只做大客户的服务。大众客户是难以享受理财师提供的服务的。“大众客户需要理财师的思想来帮助他学习怎样用钱,”毛丹平认为,“在理财市场上,能够做这件事情的就是媒体。今后,大家会从媒体上学会如何用钱。” 。

热心网友

理财不是攒钱,理财也不等于投资。所谓理财,就是指客户根据自身的财务能力和风险承受度,在不同的保障和投资工具之间合理分配资金,将当前的生活消费和未来的生活保障做一个平衡、合理的安排。并使之最大程度地获得保障和增值的过程。 理财中,我们强调要将未来,特别是自己养老的财务安排好,但同时,我们也不赞成为了未来的生活保障而忽视了目前生活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