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的语法中,助词和语气词是两类词吗?有没有语气助词一说?
热心网友
语气助词者何也? 附于句末词间点缀之词也。有云此等言词无义, 乃文之赘, 实则文句生色, 其功不可没也; 且各语气助词用于文句 分获不同效果, 可见非无义也。 究语气助词, 盖源自人之言, 词间句末添以音节, 以令话语圆转, 以抒胸中之情。 藏传佛教云, 天下万音, 皆源于 "啊", 而 "啊" 字本身即为语气助词, 可见语气助词之于文句, 有如调料之于佳肴, 羽翼之于大鹏, 不可或缺也。 有云粤语不宜入文者, 谓其语气助词过多; 实则京话之语气助词 亦非不多, 唯其不觉耳。如: 吗、啊、吧、嘛、哩、呢、呵、么... 为何此等言辞可以入文, 独粤语之词不可? 呜呼! 言辞亦分贵贱乎? 天下事, 无可不可为, 唯敢不敢为也。 最佳之防守乃是进攻。 (今兴致突发, 遂成半文不白之篇, 怡笑大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