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者,往往会被红楼中所展现的万千奇幻世界所迷惑,有时会深处迷雾之中,百思而不得其解。个人的苦思苦想,领悟参透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有时也需他人之点拨。在下综合整理加工往日夜看众友讨论解惑之结晶,作此“夜看红迷常见问题集锦”,万望对各位品读红楼有所帮助,提供资料参考。而且,我们将在今后继续补充更新,添加更多网友提出的热点疑问,使资料更完整。能力所限,若有谬误荒诞之处,希望各位朋友指出!:)《红楼梦》常见问题集锦-----目录1.《红楼梦》原著的作者是谁?作者为曹雪芹。但一直有作者为他人的观点存在,可惜这些观点持有人一直拿不出有力证据,所以一般不予理会。曹雪芹著《红楼梦》现存八十回。附:那么为什么市面上多是一百二十回呢?现在通行本一共一百二十回,最后的四十回,也就是八十一回到一百二十回。属于一种续书,作为一般认为是高鹗,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故付原著流传,但不是原著,故而也就不能代表原作者的任何观点。2.初读红楼读哪个版本最好?建议阅读:周汝昌精校《八十回石头记 红楼梦》 海燕出版社蔡义江校订的《红楼梦》 浙江文艺出版社 如果需要带脂批的某一个单独的脂评系统版本建议购买:黄霖校订的《脂砚斋批评红楼梦》 齐鲁出版社 邓遂夫校订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 作家出版社邓遂夫校订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作家出版社 未出邓遂夫校订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 作家出版社 未出如果要买各校本汇校比较的本子推荐:周汝昌整理撰写的《石头记会真》 海燕出版社3.初涉红楼一般必读的参考文献读物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关于红楼的考证周汝昌《红楼艺术》、《红楼梦与中华文化》--有关红楼艺术的介绍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了解红楼八十回后的情节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帮助解读红楼诗词曲赋深意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学史、红学概况4.关于林黛玉所说的一句“放屁”粗话黛玉说出如此粗口,乍一看可能另人大跌眼镜。要说这也有什么艺术之说当然也牵强,一般认为这便是黛玉爽直、“真我”之处,换做宝钗是断然不会这么说的。再者,这也说明宝黛二人两小无猜,亲密度可见一斑,若是平常不甚亲密之人,又怎会如此说呢?还有可能是因为小说在清末的时候是比较下层的文学形式,既然曹公要借这“比较下层”的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那可能就尽量往通俗方面靠拢,所以红楼里就出现了许多俗言、土话,以及这些伦理是比较粗俗的话。但毕竟曹公是极有思想境界的人,最终的红楼梦也没能“俗”,而这些东西变成为红楼“靠俗”的遗留,形成红楼的独特艺术风格。5.宝玉送黛玉两块旧帕有何深意?这个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细品:1、手帕在古代应是作为定情物的 2、旧帕留有宝玉的体温、温情、体贴…… 3、见此帕如见人…… 4、冯梦龙《山歌》“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按:雪芹作书颇受冯式影响,此诗可参看。6.佛手为何物?为何探春不让板儿吃?一种散发香气,行如佛之手掌的瓜果。佛手可以泡茶,做菜,但没加工过一般是不吃的。 所以探春的那个是摆设和散香用的,再者也不能生吃,所以就不让板儿吃了。7.晴雯的判册图画为何意?晴雯判册图: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渲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若说这是晴雯身处的社会环境污秽不堪,有些牵强。因为判册中的画皆意喻人物最终命运,而这图意喻晴雯身处的环境显然不通。所以还应该是结合晴雯最终的结局。这幅图实为“遮月图”。晴雯既喻为“霁月”,而图中皆“乌云浊雾”,这便好理解了:晴雯最终因“诽谤”而“玷污”,导致“寿夭”,但她始终是冰清玉洁,只是“担了虚名”,因此就像“霁月”被乌云遮住,虽似被“污”,但本质始终洁净无比! 8.为什么贾府的丫头如此惊恐被撵出府去?因为贾府的丫头都是买断终身的,所以就算是被撵出去,还是贾府的丫头、奴才,但却无法在贾府伺候,也就得不到利银,又无法自主寻找别的营生养活自己,对于在府中相对的有吃有穿,被撵出去后的境遇可想而知。再者,被撵出去的丫头通常都是因为什么“勾引主子”、“轻狂放纵”等污秽的罪名,这要是被撵了出去个姑娘家家的以后还怎么做人?这在当时女性名节第一的社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9.神瑛侍者、顽石与宝玉因为红楼各个版本不同,所以有朋友阅读时会出现歧义。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各个版本是这样的:脂本:顽石-通灵玉(宝玉所衔);神瑛侍者-宝玉程本:顽石-神瑛侍者-宝玉(程本胡乱改写,导致曹雪芹原意丧失)10.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及《红楼梦》十二曲分别都是写谁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宝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凤姐: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宝钗[枉凝眉]——宝玉、黛玉(也有说是宝钗、黛玉,或者是其他人的,故无定论)[恨无常]——元春[分骨肉]——探春[乐中悲]——湘云[世难容]——妙玉[喜冤家]——迎春[虚花悟]——惜春[聪明累]——凤姐[留余庆]——巧姐[晚韶华]——李纨[好事终]——秦氏11.贾琏为何称为“琏二爷”?贾赦长子是贾琏,却为何被称为“琏二爷”呢?说法不一,但比较可信的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曹雪芹原构思中贾琏还有一位哥哥,但是后来越写越觉得没用,所以删掉了,但琏二爷这个名号却疏忽了,一直留了下来。还有一种是认为《红楼梦》中贾琏原就有一个哥哥,只是现存的八十回中并未出现。贾琏的哥哥叫贾瑚。此点[清]吴克岐《犬窝谭红》中记载有一红楼梦残抄本上面记载。另周汝昌先生独立考证亦得此结果,详细考证过程请参阅周汝昌先生相关著作。
热心网友
我知道了不少,谢谢!
热心网友
你很专家,向你学习
热心网友
哈哈哈哈哈哈!
热心网友
这不象在提问,倒象是你自个在自问自答了。那我们还说什么??
热心网友
你,是在提问吗?
热心网友
贾琏应该是和贾珠一起算的吧?贾珠老大,贾琏老二,宝玉老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