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仁会在前期消失,它消失后会成为什么,去了哪里?
热心网友
核仁呈圆或卵圆形, 无外界膜包围, 是由多种组分形成的一种网络结构:① 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s FC): 呈浅染区,位于核仁的中央部位,直径2~3 nm, 能被RNA酶消化, 由DNA和RNA组成,这是核仁的核心部分。② 致密纤维组分(dense fibrillar component, DFC): 位于浅染区周围, 直径为5~10nm的致密纤维, 含有正在转录的RNA分子。③ 颗粒区(granular component, GC): 呈致密的颗粒, 直径为15-20nm。位于周边, 代表已合成的核糖体前体颗粒。④ 其他结构: 核仁除了上述3种基本结构外, 还有一些其他结构。如在核仁的周围有一层染色质, 被称为核仁相随染色质(nucleolar associated chromatin);有时, 染色质还深入到核仁内部, 称为核仁内染色质(intranucleolar chromatin), 保卫核仁的染色质称为核仁周边染色质(perinucleolar chromatin)。此外, 还有核仁基质(nucleolar matrix)或核仁骨架。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核糖体RNA的合成。在细胞周期中,核仁进行分离和重新聚合的过程。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时,核仁首先变形和变小;其后染色质凝集和停止核糖核酸(RNA)合成,包含有核糖体RNA(rRNA)基因的DNA袢环逐渐收缩回到相应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换句话说,核仁里面的核心物质仍然存在,只不过不再聚集在核仁中而已;核膜破裂进入中期,这时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时,核仁组织区DNA解凝集,rRNA合成重新开始,极小的核仁重新出现在染色体核仁组织区附近。核仁的重建过程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rRNA基因的激活有关。最后,考拉网友的回答精神可嘉,但绝不可取。生物学这个领域就是要鼓励你去想问题,没有人问问题了,就没有研究的原始动力了。在国外大学里,不问问题的人会比问愚蠢的问题的人让人觉得更愚蠢,更何况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热心网友
你这道问题绝了,我学生物六年从来没想过,不过核仁的消失是为了有丝分裂染色体的从新分配,如果不消失复制后就只能够增加数目了,这是很难的分子生物学问题,不要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