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13个月了,不会咀嚼,吃饭时,食物到嘴里,咕噜就咽下去,怎么教他、做示范都没有用,怎么办呀?请教各位妈妈!!

热心网友

你在教的时候要张大嘴巴、把动作放慢,要有耐心,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了

热心网友

长大以后就会了

热心网友

 在大人看来,吞咽咀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对小宝宝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宝宝的口唇生来就有寻觅和吸吮的本领,但咀嚼动作的完成需要舌头、口腔、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必须经过对口腔、咽喉的反复刺激和不断训练才能获得。因此,习惯了吸吮的宝宝要学会咀嚼吞咽需要一个过程。宝宝的咀嚼训练也要分阶段进行。  逐渐增加辅食是锻炼咀嚼能力的最好办法。因此,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月龄逐步更换食物,为口腔肌肉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耐心地反复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第一步  时间:4~6个月  训练重点:吞咽  辅食特点:半流质  可选辅食:米糊、蛋黄泥、果泥、蔬菜泥  学会吞咽是日后摄取固体食物的重要前提。4~6个月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添加泥糊状的食物。从4个月开始可用小勺给宝宝喂食半流质食物,如米糊、蛋黄泥等。刚开始妈妈会发现,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之前的宝宝习惯了吸吮,尚未形成与吞咽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妈妈只要多喂几次即可。喂食时可将食物放到舌头后方,宝宝会通过舌头的前后蠕动配合做出吸吮和吞咽的动作,逐步适应吞咽。  小提醒:宝宝由奶瓶喂食改为小勺喂食可能会不太习惯,千万不可因此就轻易放弃。  第二步  时间:6~12个月  训练重点:咬、嚼  辅食特点:黏稠、粗颗粒  可选辅食: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面包片、手指饼、小鱼干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从这一时期开始,妈妈可给宝宝提供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发。  这时的食物应由稀到稠,颗粒由细到粗,从在泥糊状食物里添加少量的小块固体食物开始,随着宝宝的适应再慢慢添加固体食物的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可以用牙床进行较为完整的咀嚼动作了,主动进食的欲望也增强了,喜欢自己抓食物吃,这时妈妈可以把切碎的固体食物给宝宝,让他自己吃,刺激宝宝学习在嘴里移动食物,培养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另外,还可给宝宝吃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  小提醒:开始时,妈妈应先给宝宝示范具体的咀嚼动作,教宝宝咀嚼,还可用语言提醒宝宝用牙齿咬。  第三步  时间:12个月以上  训练重点:咀嚼后的吞咽  辅食特点:较粗的固体  可选辅食:水饺、馄饨、米饭、其他纤维不太多的成人食物  随着牙齿的萌出和完善,宝宝的口腔动作也来越丰富,咀嚼吞咽动作协调,渐渐地可以用牙齿咬碎再咀嚼。这时应给宝宝吃较粗的固体食物,多吃粗粮。爸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典范,利用宝宝爱模仿的特性,经常示范咀嚼动作给宝宝看,每口食物应慢慢咀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有很多好处  ★有利于肠胃功能的发育;  ★有利于唾液腺的分泌,让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促进食欲;  ★使食物磨得比较细碎,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消化,有利营养素的吸收;  ★有助于牙齿发育和生长。咀嚼能力不够,宝宝的颌骨发育不好,长出来的牙齿会排列不齐;  ★有利于头面部骨骼、肌肉的发育,加快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血流量,使脑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  ★充分的咀嚼可以训练口腔、舌头、嘴唇等相应器官肌肉的协调性及灵活性,提高宝宝发音的清晰程度。  咀嚼训练的关键期  婴幼儿的动作和智能发育都有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再去学习就会相对困难。  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可通过添加辅食来训练其咀嚼吞咽的动作,让宝宝学习接受吸吮之外的进食方式,为以后的断奶和进食做好准备。专家建议,从宝宝满4个月后(最晚不能超过6个月)就应添加辅食,以刺激宝宝的口腔触觉,训练宝宝咀嚼的能力并培养宝宝对不同食物、不同味道的兴趣。  6~12个月是宝宝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当宝宝有上下咬的动作时,就表示他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爸妈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一旦错过时机,宝宝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日后再加以训练往往事倍功半,而且技巧也会不够纯熟,往往嚼三两下就吞下去或嚼后含在嘴里不愿下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