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DC或DV应注意哪些事项?

热心网友

A:DV篇出10大误区 给第一次买DV朋友的建议数码摄像机相信也是很多朋友在拥有数码相机以后想拥有的第二目标了吧?由于数码摄像机是也是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因为可能会令想要买的朋友迷惑,一台动辄至少4、5千元的DV,对于普通消费者也算是大消费了,因为在选择的过程需要更细的心思,需要一定的选购知识。往往在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很多有关的资料,不过其实有很多资料会造成误导的后果,因此笔者今天会在本文一一讲述买DV的时候你可能会走入的误区,看看你是否有走进这些误区,可以及时补补需要具备的选购常识了:误区一:我要买名厂商牌子的数码摄像机,非DV名牌不娶 对于第一次买DV的朋友,笔者一定首先是正确引导,因为这个是买DV的前提,需要确定自己要选择些什么牌子,然后再在自己选好的牌子中挑选。然而对于对DV不熟悉而有牌子情结的朋友来说,这个可能是关键的取决因素。现在的DV牌子不算多,但是也有分一线厂商和二线厂商,像索尼、松下、佳能在DV业界算得上一线,而三星、夏普这些也只能是算二线的牌子,不过这个划分也不是说二线的就质量差,一线的就肯定好,这个而是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定的。而二线厂商出的产品,价格便宜,选择多,如果经济能力有限的朋友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千万不要怀着一定要买名厂商牌子的数码摄像机,非DV名牌不娶的思想。误区二:我要买一台与数码相机功能和像素相约的DV 很多朋友都说,如果DV附带DC的功能,两者合一,那不就只买一台就省事了吗?虽然现在DV的技术还算发展日趋成熟,但是DV的相片质量还是不能与DC相提并论,想想如果DV有DC那样的功能和质量,DC不是没人买了吗?呵呵,所以我们要买DV必须用DV本身的指标去衡量,没有必要和其他不同类产品去比较。  DV虽然和DC虽然同属数码成像设备,然而在挑选上还是有不少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在数码相机上作为硬指标的像素,对于数码摄像机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普通电视的播放要求在38万像素左右,超出的像素部分实际上是用于防抖动和重复执行运算,因此,目前市场上80-100万像素的主流摄像机都能够满足需要。而现在市场上基本上最低端的机器就是80万像素的机型,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你还是想拍出一些比较好的静态相片,现在市场有200-400万像素的DV,可以选择这些,但是价格基本在8000以上,比较贵。  所以,要买DV的朋友要清楚DV是要来拍摄动态的,关注的只是拍摄动态时的效果,不需要太执着不太重要的因素。误区三:数码摄像机数码变焦越高越好,可以拍远一点 现在的数码产品都喜欢夸张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功能,最大的迷惑人的应该要数高倍数码变焦了,现在的DV竟然也标榜到700X数码变焦了,其实数码变焦倍数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其实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DV的数码变焦在44倍-7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因为太大的数码变焦会使图像严重受损,有时候甚至因为放大倍数太高,而分不清所拍摄的画面。  反之,其实具有实用效果的应该是光学变焦。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并在大变焦后不会影响拍摄的画面效果。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因此,我们购买的时候不要以为高倍数码变焦是捡到便宜了,其实只是DV厂商要来迷惑人的烟雾而已。    误区四:我要买功能多的DV,还要对照技术参数去买  DV在不断更新换代,而支持更新换代的条件就是不断增加新的功能和提高技术参数,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是,外加的功能越多,价格就会越贵,买回来之后用上的机会非常少,而且附加功能越多,可能会牺牲其他功能的效果,笔者认为根本不值得一试,还是选择一些有实用功能的DV即可。  现在看很多导购和评测都喜欢用参数去说明问题,但是参数只是一个供我们去参考的因素,对比的依据,要是需要一个个参数地去对比,根本是没有结果的,因为细小的参数差别体现在拍摄的效果上并不。正确的方法是以基本参数做引导,亲身到DV卖场一试,并可以有实物做对比,比起独自在家研究参数要更有参考作用,所以各位如果已经有了心水,就马上去电脑城试试效果吧!误区五:液晶显示屏越大越好,可以看得舒服 液晶显示屏大当然是看得舒服,但是当你觉得2。5寸屏幕还是太小,要选择3。5寸屏幕的时候,你是否有想过其实这个液晶显示屏已经给你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呢?液晶显示屏大有两点不好,一是个增加了成本,使得价格昂贵,二是非常耗电,使用时间变短。因此追求LCD的大小没有太大意义。误区六:3CCD的数码摄像机才是最好的 CCD是数码摄像机最重要的部件,是衡量数码摄像机成像质量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厂商区分摄像机档次价位的分界线。一般来说,跨入3CCD的门槛,价格肯定是贵的,而且家庭用的3CCD尺寸小,出来的效果其实和一般的中档大CCD的DV差不多,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陷入3CCD的误区。误区七:我买来入门,千元以下就够了 现在市场上千元以下号称DV的产品很多,数码照相、数码摄像、电脑摄像头、MP3播放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产品,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是准确来说,那些只能算是数码产品玩具而已,充其量只是数码摄像头,算不上DV行列。这类产品多用CMOS成像,和目前主流DV所用的CCD在成像效果上有很大区别,色彩比较单调,所以要把这类产品当作摄像机来拍摄,显然就不具备实用性了。  有心想要买DV来入门的话,就应该正规地买,不要走这些歪路。现在三星、松下等都有一些不到3000元的低端DV产品,用来入门非常不错。误区八:网上和电视购物都挺便宜,直接邮购买了算了 现在流行上网和电视购物,被电视上那栩栩如生的言语吸引而购买的人非常多,但是笔者认为网上和电视购物都不保险。首先有安全性问题,网上骗子多得是,几千大元不是小数目,如果不小心中了骗招,哭也哭不回来。其次是质量保证问题,电子产品一般都是先试用过没有问题才购买的,如果茫然邮寄,或者本身有问题,又或者在邮寄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机子有问题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谁负责,而最后吃亏后悔的也只能是自己。还有许许多多潜在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说了。总之一句话奉劝大家,贵重物品还是自己亲身试了再买才是最好的,不要为了省功夫。误区九:去外国和香港买好,便宜!  现在内地与香港开通了自由行,甚至有很多人都爱出国,喜欢在外面带一些电子产品回来,也就是我们称的水货。因为这些产品没有打税,所以价格比中国的行货要便宜,因为很多人都冒着海关查处的危险把它们带回来。但是在你带回来的时候想到过其实省下一点钱,带来很多问题吗?  首先,一般的水货机器都不是简体中文,有日文有英文,对于不熟悉产品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个障碍。其次,水货机器有问题的话没有保修,机子用上一定时间有问题的时候,送修就成问题了。为了你的机子有保障,还是支持购买行货吧,水货省下的钱始终还是要用回在机子上的。误区十:贵的就是性能最好的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买贵的就是最好了,永远是不变的定理。即使这个定理是成立,你又是否有想过,你需要买这么昂贵的机子吗?如果一台5000元的DV可以满足你的需要,为什么还要选择10000元的DV呢?现在的中档DV其实已经做到很人性化,5000-6000元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的用户群,DV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么昂贵。选购DV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看看自己需要到什么程度的机型,拍些什么东西,而不要盲目跟从贵的就是最好的的思想。总结:    最基本的就是以上10点,不过选购时有这些知识也只能正确给你指明方向,具体的选购种类选购技巧还是需要多上论坛多上专业网站去充实自己的DV知识,为你买一台称心的数码摄像机做好准备。水货与行货:一、 观看外设   外设是否齐全是辨别是否水货的一大要证,当然,如果奸商想要私扣外设也绝对不是消费者所能容忍的。通常DV的外设相当齐全,从存储卡到遥控器上的纽扣电池都一件不能少。   另外就是说明书和保修卡一定应该是中文印刷版的,而且应该有具体机器的型号和序列号。在说明书中会有机器的相关介绍。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机器的制式,大多数面向中国发售的DV都是PAL制,而海外多用NTSC制。其次就是观看说明书中机器接口、按钮的位置和各种参数是否与市场实机一致。   如果完全相符,就可以开始对机器做进一步的验证。   二、 整体检查   在这一项中最主要的就是观看机身和螺丝有无划伤和翘压的痕迹,如没有,就打开LCD显示屏,仔细观察LCD上有无坏点,坏点过多,则即使不是水货也一定有较大的问题。之后最好能够以最佳模式试拍一下,观看效果。   三、 配件真伪   即使机器没有任何问题,一些奸商也会在配件上做手脚。首先,第一点是配件一定不能少,然后就要仔细观察试用各配件,尤其是电池,一定要注意其上字体的印刷,以及其容量是否符合说明书所述。如果以上所有检验都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买到了一个完美的行货数码摄像机。 B:DC篇最关键是LCD、CCD的暗亮点以及坏点测试,以下详细操作:1。打开相机,预热1-2min,利用这段时间,进入菜单,关上日期打映功能(新机器默认关,开了估计不是新的),关上降噪功能(默认关),关上图象效果(锐度、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等都开到normal),关上反转片效果,自动白平衡。然后盖上镜头盖,没有镜头盖的机器用平整的,深色封面的,较厚的大书牢牢的将相机镜头遮住。如果有可能,在镜头周围围住一块黑布。图像格式选择jepg精细(fine),这个最常用。有些全自动的机器快门一慢就自动开启降噪,解决的方法在第二条讲。2。现在开始测试。不要变焦。首先测试最低iso下的亮噪点/坏点情况。全手动和部分手动的就不用说了,都可以手动将iso改至最低。无手动的相机,下面将方法。用最快快门、常用快门(1/250s、1/125s、1/30s、1/15s直到1s其中的几档(自己随便挑,覆盖全面一点)以及最慢快门拍摄一张全黑片,以测试ccd的白噪点/坏点情况。全自动的机器无法决定快门,那么用夜景模式拍摄一张代替最慢快门样张(此时一般iso最低,但有些机器会自动开启降噪);用夜间人像模式(挡住闪光灯)拍摄一张代替1s快门样张;用自动档(P档)并开启闪光灯(自动闪光模式,记住挡住闪光灯)拍摄一张代替1/60s样张;用风景模式代替1/125s样张;用运动模式(如果有的话)代替最快快门样张(没有就算了)。以上各种代替法除了夜景模式一般情况自动降噪都不会开启的,放心。上面测试的都是亮噪点/坏点情况,反映的是ccd的互补氧化物元件的漏电、短路、击穿等可以导致亮噪点/坏点情况。所谓亮噪点/坏点就是ccd上总是不正常地过度感光的点。下面还很有必要测试暗噪点/坏点的情况,反映的是ccd元件的烧毁、断路、甚至漏油、进灰等情况。暗噪点/坏点相反就是ccd上总是不能感光的点。3。打开镜头盖或移去遮挡镜头物,开始测试ccd暗噪点/坏点。很多人不测试这个,我帮不少人测试国,发现我的朋友中很多人碰到了这个情况,有时候很影响照片质量,但是过了包换期,后悔不迭,所以这里不得不说。记住:暗噪点很可能是ccd进灰/漏油造成的,如果你的机器不是新机器。将你的机器对准一张纯白的,干净的白纸。白纸的照明要好,用桌面小台灯增加照明。日光灯的就用自动白平衡,白炽灯的就用白炽灯(卤素灯)白平衡,其他设置不变。让白纸充满画幅(取景器),为了不靠的太近使用光学变焦保持20cm左右的距离防止机器和手挡住光线。全手动的机器,使用手动档,快门从1s以上逐渐加快拍摄全白测试片,记住关键在于一定要过渡曝光2档以上才能反映出白纸的全白情况(机器会错误的把白纸当作18%灰度而不是0%灰度的!)参考手动档的测光表调整光圈到过曝2档以上(最好过曝3档)拍摄全白片。逐渐增加快门速度直到光圈不能满足过曝2档以上为止。这个过程可以用快门优先配合曝光补偿实现。这系列测试估计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60s左右。当然,一定有人还想知道如何测试更快快门下的暗噪点/坏点的方法,但这其实没有大的必要。一定要尝试的兄弟,一是可以增加白纸的照明,二是可以配合闪光灯(机顶/外接)。将闪光灯强制开,如果能改变输出功率的最好了(例如fz20),让闪光灯输出功率增大2档以上,用快门优先拍摄全白片。不能控制闪光灯功率的机器,强制开启闪光灯并把光圈开大2-3档,如果你的机器使用闪光灯时默认光圈已经最大了,那就不测了。因为闪光摄影中快门失去了对主体的曝光程度的控制作用。在闪光灯能同步的情况下各种机器能达到的快门速度不同,但一般可以达到1/250s(消费级dc一般是纵走焦平面快门)。更快的快门只能利用高级闪光灯,我们就不要再测试了吧!总之我们又得到了一系列全白测试片。无手动的机器,利用曝光补偿也可以在各个模式(风景、人像、宴会、海滩等)拍摄测试片,记住一定要增加曝光2档以上。利用夜景模式拍摄就不用增加曝光了,可以代替最慢快门的测试。4。最后就是软件检测这些全黑/全白样张了。先用acdsee、photoshop之类的软件把所有全白样张打开,反相变成全黑片再存储回去(不要搞混了)。然后用Deadpixel test这个软件测试全白/反相的全白样张。先用默认参数设置60/250,超过60的就是亮/暗噪点,记住它们的坐标。超过1个的固定噪点可以当时换,超过3个固定噪点购买7天内一定要去换哦。超过250一个就一定要去换。对于那些反相后的黑片中的噪点,如果有很多个连在一片的噪点老机器很可能是ccd进灰/漏油了。如果你想比较各款相机的噪点控制能力(都没有60以上的噪点的情况),建议使用5/20的参数测试一下各个样张,噪点越少理论上这台相机的噪点控制能力相同(相同拍摄参数)。5。顺便提一句LCD亮点的测试方式。用你的LCD浏览任何一张测试过得没有噪点的黑片,如果在LCD上可以看见亮点,就可以要求更换,虽然不影响照片质量。6。强调一下:拍黑片时没有镜头盖的dc镜头一定要遮严,遮蔽物一定要厚、平整不透光;白片时一定要过曝2档以上且白纸干净;其他细节相信我说得也挺清楚的,大家不妨多注意点。 关于行货和水货区别:1:根据厂家提供的800 820 6027电话输入机身序列号(每个都是唯一的)即可辨别真伪。2:保修卡和相机序列号一直。3:中国保险公司的全国联保卡,并有三包售后服务。4:简体中文说明书。(不要开过封的)祝你选到称心的DC和D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