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泻现在便血,大夫药方是:痢特灵、磷霉素钙片,但效果不是很好,怎么办?孩子由于着凉拉肚子,吃司密达、妈咪爱有好转后停药,但紧接着又拉,大夫让服用儿宝颗粒及贝飞达没有见好,重新检查结果炎症加重,让服用痢特灵、磷霉素钙片,服用一天半后大便带有少量血,仍不见好转,请问专家如何是好?
热心网友
大便带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它往往是多种疾病的危险信号。引起孩子便血的原因较多,如果属于外科疾病,单纯的吃药、打针等治疗往往不能奏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孩子便血常与哪些疾病因素有关呢? 大便中带有血液及黏液,可能是—— 痢疾: 包括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患儿往往有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指每次拉一点点,刚拉完又想拉,有肛门下坠、大便拉不完的感觉)、便中混有新鲜血液及黏液等症状。 中毒性菌痢是细菌性痢疾中最凶险的一种,多见于2~7岁的孩子,好发于夏秋季,这种痢疾在便血开始前,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急性坏死性肠炎: 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有发热、腹痛、腹胀、呕吐、烦躁及感染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休克。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并带有黏液血便,或像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常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肠套叠: 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 大便像柏油颜色,可能是—— 消化道溃疡: 孩子的大便像柏油颜色又称黑便,出血部位可能在胃及小肠的上段,主要见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大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但是孩子的溃疡与成人不一样,便血前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根本没有胃疼、反酸的病史,而是突然排出柏油样的黑便,通过X线检查等可以证实诊断。消化道溃疡引起的血便,通常可用药物治疗予以控制。 “美克尔憩室”: 一种名为“美克尔憩室”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疾病也会出现暗红色便血。“美克尔憩室”大多位于回肠末端,以幼年男童多见。憩室通常可无症状,但若有并发症发生,往往比较严重,血便就是儿童期憩室的常见症状之一。 “美克尔憩室”引起的血便表现往往多样化,起初量不多,颜色暗红,不伴有腹痛;也可能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伴有呕吐及腹痛。“美克尔憩室”一经确诊,应尽快采用手术治疗。 大便拉完时滴出新鲜血液,可能是—— 直肠息肉: 这是孩子便血中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3~6岁的孩子。孩子往往在排便结束时出现鲜血,血量小,也不痛,不和粪便混杂在一起。 息肉多长在肠腔内黏膜上,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大小像蚕豆或黄豆。有经验的医生在直肠指检时常可触及息肉。若息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黏液脓血便。息肉的治疗可采取通过乙状结肠镜摘除或电灼等方法。 肛裂、便秘: 肛裂和便秘常“结伴”而行。肛裂即肛门口边缘裂伤,孩子大便干硬,有少量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肛裂患儿平时应注意保持肛门区的清洁,多吃一些易消化及有润滑大便功能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便秘,干硬的大便经过肛门时,容易将肠黏膜磨破而导致出血。便秘的孩子排便时出血,但不痛,血色鲜红,便时出血,便后出血自行停止。预防便秘的方法是平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以增加大便中纤维素的含量,并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此外,有时候孩子出鼻血时血液流入后鼻孔、然后被孩子吞入胃中,或孩子服用某些药物、食品,如补血的铁剂、动物血制品等,也可能使大便呈现黑色,此时,家长要仔细辨别,并在就诊时及时和医生沟通。 孩子便血的原因很多,无论家长还是医生,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处理。特别是有手术指征的外科性便血,更应及时治疗,切莫贻误时机。估计是痢疾一、饮食原则 1.急性期应禁食,清理肠胃。或根据情况进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滤过去渣的菜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饮果汁水、盐开水。一般2小时一次。还可喝红绿茶水。 2.病情好转后,可食低脂肪少渣半流食,如米粥、肉泥粥、蛋花粥、菜末粥、龙须面、小薄面片及面包、蛋糕、饼干,新鲜果汁、菜汁。 3.恢复期可用少油少渣软饭。干稀搭配,如软米饭、西红柿炒鸡蛋、氽丸子汤。 4.急性期应忌油腻、荤腥、生冷、干硬、粗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忌用牛奶、鸡蛋、蔗糖,既胀气又不宜消化。 二、食物选择 大蒜,每日可服2~3次大蒜汁。同时可食木耳、金针菜、萝卜、荠菜可用姜汁醋调食。每天食红熟柿子。 三、食疗方 萝卜姜汁:萝卜汁60克、姜汁15克,蜜糖30克,浓茶1杯,和匀蒸熟服,每日2次。 杨梅:杨梅10个,放酒内浸泡,每日2次。 金针木耳煎:金针30克,木耳15克,加水煎煮放红糖、饮服。 大蒜马齿苋煎:大蒜10~15克捣烂,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取汁加糖,1日2次分服。或大蒜烧存性,研末,每服1。5~3克,1日2~3次。 石耳粉:石耳焙燥研末,每服3克,米粥汤调服。 鹅肠菜煎:鹅肠菜(繁缕)60克,水煎去渣,红糖调服。 玫瑰花末:玫瑰花去蒂,焙燥研细末,黄酒送服,每服15克,一日2~3次。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 (1) 患儿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2)患儿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3)患儿俯卧位,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4)按揉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湿热痢:是痢疾最多见者,症见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纳呆,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①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小肠200次,推下七节骨300次。②按揉阳陵泉、三阴交穴各20次。(2)寒湿痢:症见下痢粘滞白冻,畏寒喜暖,四肢欠温,腹痛肠鸣,肢体酸痛,食少神疲、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②按揉上巨虚、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3)疫毒痢:症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甚则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常用手法加①清胃经、清大肠、退六腑、清天河水各300次。②掐人中、拿合谷、掐十宣穴以清醒为度。(4)虚寒痢:症见久痢不愈,腹部隐痛,口淡不渴,食少神疲,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肾经200次。②揉丹田100次,后再掌摩3分钟。③按揉肾俞、命门穴各20次。(5)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作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畏寒,舌质淡,苔腻。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②推上七节骨300次。③按揉上巨虚穴1分钟。(6)噤口痢:症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隐隐,饮食不进,进食则恶心呕吐,舌质淡,苔腻。常用手法加①清心经、清肝经各100次,运八卦(内八卦 外八卦)300次。②按揉委中、承山穴各1分钟。③掌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top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 (1)摩腹:患儿仰卧,家长单掌置其脐下作顺、逆时针摩腹2~5分钟。(2)推背:患儿俯卧,家长单掌以掌根从患儿腰骶部向上直推至背部,以透热为度。(3)点穴: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按揉脾脾俞、胃俞、大肠俞俞、天枢穴各1分钟。2.随证加减 ①高热者推天河水500次,退六腑300次。②昏迷抽风者掐人中、掐小天心、掐十王交替操作直至清醒。③久痢体虚揉止痢穴10次,揉二人上马30次,补脾经300次。 top 生活调理 (1)要隔离患儿至大便正常后1周。对于病儿的碗、杯、筷等用具要进行消毒,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家长也要经常洗手,以防止传染。(2)室内要保持安静、凉爽,以给病儿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3)要给病儿多喝水,最好是糖盐水、果汁等。对呕吐、腹泻严重的病儿应请医生输液。(4)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避免给冷食冷饮等,以免加剧胃肠蠕动。(5)应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如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发凉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热心网友
每次用大蒜一头,连皮放火内烧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汤,一日二次,连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泻不愈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