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什么意思?语出何处?
热心网友
原文是--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质胜过外文就会野,外文胜过内质就会史。外文和内质相同生长,这样才是君子。出自
热心网友
此语出自《论语.雍也》,在人类的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格,、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所以,这是对处理好人的先天自然素质和后天人为修养的关系所引发的议论。
热心网友
【注释】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 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
热心网友
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语出《论语》全句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