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

钻饰微量辐射并无害  日前南方的一家媒体报道说,一些名贵的钻石中含有超过正常值的放射线,佩戴这些首饰的人将受到一定量的辐射,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马圣清教授,她否定了这一说法。 据该文章报道,贵金属在开采、冶炼和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混入一些放射性元素钴、镭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在体内积蓄,达到一定剂量后,就会引起人体血液、骨髓和生殖系统等的恶性病变。因此佩戴首饰一定要慎重,最好选用纯金银首饰。 针对此种说法,记者找到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的马圣清教授进行核实,她表示,从没有听说过钻石、宝石的辐射会伤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也从没有见到过因为戴钻石戒指而被辐射的患者。她说,钻石和宝石都属于矿物质,可能会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但对人体是无害的,“从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喜欢佩戴珠宝首饰,这就足以证明它们是无害的。”钻石越名贵越有害吗? 《钻饰越名贵越有害》一篇刊登在广西南宁某报上的区区300字的短文算是在珠宝界投了一颗炸弹。经过几十家新闻媒体转载,那些要买结婚钻戒的青年人犹豫了,正在享受着钻石所带来的快乐的人们也犹豫了。钻饰真的对人体有害吗?越名贵越害吗?针对这些问题,请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向长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宝石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化学成份等等,与其周围有无放射性无关,也就是说放射性存在与否不是宝石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极个别的宝石,如锆石,可能在结晶过程中混入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u-238。硅钙钍矿、方钍石的晶体含有一定放射性,因为极为稀有(但不名贵),有些宝石研究者作为藏品收藏,不会流入市场。查阅古今中外文献尚未发现一粒产自大自然的钻石带有放射性。我接触过上万粒钻石、也未发现一粒有放射性的钻石。世界最大的钻石“库里南1号”和“库里南2号”分别镶嵌在英王权杖和皇冠上,如果钻石真的有害,英国安全部门得负多大责任?提及放射性,人们似乎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其实,人们天天都在同放射性打交道,人体的X光诊断、乘飞机等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宇宙射线辐照。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都存在某种放射性物质,如家具的油漆,起居室的墙壁,都可能长年放出放射性元素。食用的谷物、蔬菜、水果、牛奶制品,大多有放射性14C和14K微量放射性元素。也就是说,人类不可避免地处于放射性的包围之中,关键问题是接触放射性有多少,若超过一定限值,可能导致危害。钻石(金刚石)的化学成份是碳元素。碳的同位素有3种,仅14C具放射性。只占碳元素的百亿分之几,且经过几个半衰期(即几万年)就自行消失,不可能对人体构成危害。 成大均(高级工程师、宝石鉴定师,现任广东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钻饰越名贵越有害》原文说“钻饰是由宝石加工而成”,就凭这句话表明作者对宝石缺乏基本常识。钻石是宝石中五大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之首,是大自然的产物,任何其它宝石都不能加工成钻饰。原文还说“把黄玉、锂石放入反应堆中尽量照射,促其放光彩,抬高其价值”。事实上并不是尽量照射,过度的照射就达不到效果了。经过辐射处理改色的黄玉在出厂前针对其产生的残余放射性,各单位都有一套完善的监测手段,每一粒成品都必须达到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布的标准和我国颁布的相关标准。计算表明,手指佩戴一枚1克拉、比活度控制在每克拉15贝以下的改色黄玉戒指,第年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只相当于乘10小时飞机时手指所受的有效剂量,或相当于胸部X射线拍片患者胸部所受剂量的1%左右,或相当于天然放射性年辐照量的1/40。而且,改色黄玉残余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约为100天,经过一年后放射性更是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因此佩戴改色黄玉是安全的,它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原文说“相当于从事核工作人员一年所受的核放射量”毫无科学根据。 由此看来,“钻饰越名贵越有害”的观点毫无科学根据,纯属无稽之谈。。

热心网友

钻石是世界最为名贵的物品。过去,普通百姓要想拥有一枚璀璨的钻石首饰似乎是天方夜谭式的梦想。如今,时代不同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披金戴银,一般钻石消费浪潮正在市场上悄然涌动。  然而有关科学家告诫消费者:有些名贵的钻石饰品也会危害人体健康。这是因为钻石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演变过程中,长期缓慢地看到地壳中低放射线作用,使得名贵的钻石首饰常常含有超过正常值的放射性。科学家经精确测量后发现,戴有这些钻石的女性,一年内所受到的辐射量竟超过与拉德C一个核工作人员一年所受到辐射之极限。更可怕的是带有放射性钻石项链佩戴在个人的脖颈和胸前,患乳腺癌和肺癌的机率将成倍地提高。  在西班牙的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奇事。西班牙国阿尔方斯曾有过一只珍贵的钻石戒指,他把这只珍贵的钻石戒指赠给了其妻。谁知不久,其妻竟然意外地死去。于是国王又将它转送给自己的祖母,但没过几天老皇后也很快去世了。这样,钻戒又被送给国王的姐姐,然而妹妹同样难逃厄运。国王痛定思痛之后,只能自己戴上它,但他也很快一命呜呼。这一历史奇案随着科学的发展而破解。凶手不是别人,正是这枚钻戒,就是这枚钻戒的放射性物质。  当然,女士们读了以上故事后,也不必担惊受怕,谈“钻”色变,人类既然有办法发现钻石中放射无素,同样会有办法对付它的。  。

热心网友

钻石是由碳元素构成,书上标明碳元素不是放射性元素,而构成钻戒的其他部件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