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上海工作(本人是武汉的一名大学生)听说买房也不给户口的,那我想知道户口到底有什么用(详细!!)没户口一般不能做什么事??
热心网友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严格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明确从今年10月1日起,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试点走向全面实施。一石激起千层浪,户籍制度历经数十年终于开始松动,这也使得各方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剖户籍制度,探讨户籍改革。到底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怎样的?户籍制度该怎样改才能和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户口真的有一天会消失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请他就户籍、户籍制度以及户籍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詹新慧(以下简称"詹"):请你先简单介绍我国户籍制度的现状? 王太元(以下简称"王"):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一种二元分割结构,它是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相适应的。一直以来,户籍管理分为三部门,一是对人口基本信息的管理,这种管理古今中外各国都有;二是对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三是对人口迁徙的行政控制。目前说到的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改革人口迁徙的行政控制。而对于前两种,非但不能减弱,还应该加强,系统地、全面地、连续性地做好人口基本信息管理,科学依法完善社区公共安全管理。 迁移选择有四种,第一是计划分配迁徙,第二是工作调动迁徙,第三是安置处置迁徙,第四是居民投亲迁徙。在这四种迁徙选择中最简单的是计划迁徙,只要纳入国家计划范围就可以了。最难的可能就是投亲。根据上述迁移类型,国家对迁移制度的行政控制又分了四个层次,一是从严控制层次,主要控制从非农转农;二是适当控制层次,从小城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都在此范围内;三是不予控制层次,象同等市、镇、乡之间的迁移;四是鼓励流动层次,包括人才流动,干部调配等。 詹:为什么现在对改革"人口迁徙的行政控制"呼声有很高的要求?它的弊病在哪里? 王:因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徙调控方式采用的是单一的行政控制手段,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弊病: 1 政治方面。扩大和固化了城乡差别,使得它与"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相符合。而这种以主要出生、血缘的"市镇户口"来决定人们生产、生活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平等原则,带有明显的封建等级色彩。最主要的是以内部政策指导行政调控缺乏社会监督,形成了又一种垄断,有可能演变为腐败的温床。 2 经济方面。城市经济因缺少人口压力而缺乏购买力、缺少市场,会畸形发展,而农村因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将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人才、人力、人口无法按社会需要和运行规律协调发展、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会使整个社会发展迟滞;对市镇居民的补贴福利、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扶持,以及对城乡居民的贫困救济,将使财政支出愈加增大,社会负担沉重。 3 社会方面。人口交流的隔绝,形成了城乡分离、隔绝的"二元经济",虽能在短时期保持稳定,却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畸形与动荡波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迁入市镇、转向非农业,也阻碍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4 人口方面。长期严密实施的户口迁移制度,使得迁移的总量日趋萎缩、距离日渐缩短,严重妨碍了中国人口生理素质改善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而由于不能实现正常的人口迁移,一些暗箱操作增加,形成并加重了中国户政现有的登记不全、统计失实和流动人口剧增等问题。 詹:看来用行政控制人口迁移确实有弊病,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单一的行政控制状况呢? 王:要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迁移方式,就要变目前的行政调控为主转为经济调控为主,辅之以依法调控,形成以国家立法规范、社会经济调控、个人自主选择的迁徙调控新格局。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一个人能否进入某个城市,关键是看你能否在这个城市合法生存,是否具备生存能力。你具备了能力,不给你户口你也一样生存,而不具备能力,则有户口也一样会饿死。以美国为例,美国没有行政限制,但是有经济限制。如果你想到曼哈顿居住,肯定不用行政限制,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么多钱。 詹:但是,如果谁有钱谁就能自由迁徙,会不会导致有钱人都向大城市拥挤,给大城市带来诸多问题,也同时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呢? 王: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外来人口多了就一定带来城市社会病。不可否认城市外来人口多了,确实增加了城市的负担,增加了城市各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同时还要看到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至于人口迁徙会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我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是一种历史的不平等,尤其是国家对大、特大城市资源的倾斜造成的,和人口迁徙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试想,一个有钱的农民你不让他进城发展,是不是他就一定愿意在农村投资发展呢?如果他能进城发展,再反过来带动农村建设,这怎么会导致不平衡呢?应该是在逐步消灭城乡差距,加快了农村的发展步伐。 詹:改革户籍制度是不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取消户口,让全国人民自由流动、自由迁徙呢?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王: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同步、平滑、稳步的原则,要着重考虑到人才、人力的合理流动和调配,要在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满足人们自由迁徙的意愿。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迁徙自由。迁徙自由和自由迁徙是有本质区别的。法律意义上的迁徙自由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改革户籍制度,就是还自由选择居住权的权利给人民,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就此取消户口了,相反要加强对户籍的科学依法管理,完善户籍信息登记制度,使迁徙自由有更合法的手续和途径。 詹:目前,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小城镇已经全面铺开了,什么时候才能在大城市、特大城市进行呢?要知道,现在群众意见最大的恰恰是这些城市的户口限制问题。 王:从1997年开始,中国户政领域从两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一是小城镇户口制度改革试点,为在小城镇已有合法稳定的非农职业或生活来源、在有合法固定住所后居住已满两年的一些人,办理该城镇的常住户口。按照原定计划,这项改革今年将全面展开。二是1998年的户口迁移改革四项新措施: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注意解决年老父母投靠子女的问题;尝试放宽因投资等原因迁入城市的条件。 中国南北方、东西方之间差距巨大,各地实施这些改革的时间、方式、条件、程序等不同,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人民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适当变通,更是必不可少的。
热心网友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你会在一下情况用到户口:1、结婚2、生孩子3、缴纳和使用社保金(养老和医疗等)4、缴纳和使用住房公积金5、子女入托入学6、办理护照 以上仅供参考!
热心网友
结婚要户口簿小孩读书要户口簿有户口簿能买到经济住房(单位分配)办护照要户口簿有户口簿单位给你的福利也比你没户口簿要好的多有户口簿缴四金也要多的多
热心网友
小孩读书有用的,没户口就要交赞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