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大家提到陆军详细情况比较多,请问谁了解空军?
热心网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概况--主要武器装备 歼击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歼击航空兵装备有国产的多种型号歼击机和引进的第三代战斗机。机载武器除航炮外,还可携载航空火箭弹、航空炸弹和中、近距空空导弹,可用以在中距拦射和近距格斗中歼敌航空器。 轰炸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轰炸航空兵装备有轰炸机,它作战半径较大,载弹量多,可携载各类常规炸弹(航爆弹、航杀弹、航杀爆弹、航穿弹、航燃弹、航子母弹、航坦弹等)、制导炸弹,也可携载核弹,还可携载照明弹、烟幕弹、照相弹等辅助炸弹。 强击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强击航空兵装备有强击机。机载武器有航炮、航空火箭弹、航空炸弹等。 侦察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侦察航空兵装备有多种型号的侦察机。机载设备有航空照相机、侧视雷达、电视和红外侦察设备等。 运输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运输航空兵装备有运输机和直升机。 此外,航空兵还有电子战、空中加油等各种专业飞机。 地空导弹兵和高射炮兵的武器装备: 地空导弹兵装备有多种类型的地空导弹,其中引进的第三代地空导弹,是一种全天候、大空域、多通道、自行式防空导弹系统,可用于抗击敌大规模空袭和在强电子干扰条件下,抗击不同高度的集群目标及巡航导弹。高射炮兵装备有57毫米、100米的高炮。这些高炮系统配有炮眼雷达,具有全自动、全天候作战能力,射速快,可以连续射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概况--各军兵种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人民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歼击航空兵是歼灭敌空中飞机和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兵种;强击航空兵是攻击敌地面部队或其他目标的兵种;轰炸航空兵是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轰炸的进攻兵种;侦察航空兵是以侦察机为基本装备,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兵种;运输航空兵是装备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兵种。 地空导弹兵是装备地空导弹、执行防空任务的兵种,通常与歼击航空兵、高射炮兵共同行动。 高射炮兵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歼灭敌空中目标,协助歼击航空兵夺取制空权。 空降兵是以机降或伞降方式介入地面作战的兵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部(分)队组成,主要任务是夺取敌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编制序列是:空军、军区空军、空军军、师(旅)、团、飞行大队(营)、飞行中队(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其下的基本组织层次为:军区空军、空军军(基地)、师(旅)、团(站)、大队(营)、中队(连)。军区空军根据任务辖一至数个空军军(基地)或航空兵师,一至数个防空混成师、地空导弹师(旅、团)、雷达旅(团)或高炮旅(团)。空军军(基地)下辖数个航空兵师及必要的战斗保障、勤务保障部(分)队。 。
热心网友
拥有3,500架战机的中国,目前中国因台湾第四代战机的更新完成成军,紧急向俄罗斯采购SU-27、SU-30约50 架,全数约200架外,J8-I及J8-II型、新式改良J8-M约有120架,500 架勉强堪用的J-7,所以说实际上能负担第一线空优战机任务仅有670 架,当 然中国目前积极与以色列研发J-10,及其数千架老旧的J-6、强5、轰6、轰7对日后可能台海的战役,多少还是带着威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英国专家的中国之行使他们对中国空军战斗机的现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证实或同意其观点。 中国航空工业始建于朝鲜战争时期,长期以来一直以军工生产为主,迄今共生产了1。4万架军用飞机和5万多部航空发动机。不过,这个庞大的数字并未使中国空军跨入现代化空军的行列,因为它所生产的大多是第二、第三代战斗机。2002年,在访问了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后,我对中国空军战斗机的现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 装备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机——歼-10 在中国空军战斗机的现代化进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推出的歼-10战斗机,这是中国在“嫁接”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制出的具有国际先进性能的第四代战机。这不仅对中国航空工业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战机本身的优越性能也将赋予中国空军更大的施展空间。 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设计方案曾几经修改,但有一点是确实的,它继承了80年代中期以色列研制的“幼狮”战斗机的特点。由于受美国阻挠,中以军事技术合作一度中断,90年代后期由于有俄罗斯的介入,歼-10战斗机才最终得以问世。据中国航空工业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披露,第一批10架歼-10A战斗机已于2002年8月部署到南京战区,参加训练和作战试验,目的是为后续研发提供数据。据分析,歼-10战斗机有望在2005—2007年实现量产。待装备部队后,歼-10系列战机可用于执行防空、空中进攻和对地攻击等任务。 歼-10战斗机装备了AL-32FN型高性?芪新址缟确⒍谑匝橹薪虾玫亟饩隽朔⒍裎侍狻P抡交共捎昧丝掌π阅芙虾玫娜且恚约耙恢志哂兴闹毓δ艿氖质椒尚锌刂葡低场<?10是一种具有空空和空地作战能力的先进战斗机。原型机的照片显示,歼-10携带了霹雳-9(以色列“大蟒”3短程空中格斗导弹的中国型号)空空导弹。此外,一种和霹雳-10相近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也将装备这种飞机,中国空军还计划为歼-10采购一种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的远程空空导弹,名为霹雳-12。 歼-10最终选用何种雷达,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以色列El-2035雷达的派生型被视为最佳选择。此外,俄制雷达和国产状镆彩强赡艿暮蜓《韵蟆>荻砺匏雇患铀倨魃杓凭值囊晃桓涸鹑送嘎叮严蛑泄峁┝?部“珍珠”雷达,这种雷达是N-010“甲虫”雷达的派生型,最初是专门为米格-29M“支点”式战斗机设计的,但这位负责人没有证实这种雷达是否将用于歼-10。中国自己设计的平面相控阵雷达名为JL-10A,它在设计思想上尝试着走一条与“甲虫”雷达相反的道路。但是,俄罗斯对中国能否在短期内开发出与空中优势作战平台相配套的雷达表示怀疑,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雷达在搜索性能上相对较差,尤其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有限。 成都飞机公司最近又研制出了歼-10战斗机的一种派生型号歼-10B,这是一种双座战斗机,它不仅具备对地攻击能力,还可用于海上反舰作战。这种战斗机2003年将正式投产,计划装备海军航空兵。 除了歼-10外,中国航空工业还在继续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FC-1轻型攻击机,巴基斯坦是这种战斗机的潜在客户。成飞研制的FC-1轻型战斗机脱胎于中美超-7(Super-7)战斗机计划。FC-1项目的进展比较缓慢,中国空军重点放在歼-10和“侧卫”系列飞机上。 研制歼-8Ⅱ战斗机的改进型——F-8ⅡM战斗机 中国在发展国产战斗机方面的另一个举措,是提升现有战斗机性能。其中,一个项目是在现有歼-8Ⅱ战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的改进型F-8ⅡM战斗机。据与中国航空工业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的俄同位加速器设计局的一位负责人称,F-8ⅡM原型机的飞行试验和武器火力试验目前已经结束。这种战斗机很可能将装备俄制“甲虫”派生型雷达,因此可使用俄制和国产的各种中远程空空导弹。据中国航空工业公司的负责人介绍,F-8ⅡM与中国空军已投入战场的歼-8B相比,在空战能力方面有较大提升,最为突出的是它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 不过,F-8ⅡM战斗机的未来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变数,首先是国内需求不足,与这种战机性能相近的歼-8ⅡC至今仍未得到空军的大量定购。与歼-10和苏式系列战机相比,F-8ⅡM战机在空军的最终装备数量可能非常有限,因为它在提升空军战斗力方面只能起到补缺的作用。看来,这种机型的发展将更多地寄希望于出口,此前巴基斯坦和伊朗已对这种喷涂着浅亮色调的战斗机表示出了兴趣。不过,要得到国外客户的公认,仍有一段路要走。 采购和生产先进的苏式系列飞机 中国空军先进战机补充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从俄罗斯采购。1991年,中国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订购了27架苏-27SK和4架苏-27UBK战斗机。1992年夏天,中国空军开始接收俄罗斯首批交付的苏-27SK战斗机。1994年,又订购了16架苏-27SK和6架苏-27UBK。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签署了一项价值20亿美元的苏-27SK国产化合同,在未来15年内由沈飞组装生产200架苏-27飞机。这种国产型苏-27SK,装备的是N-001“卡塞格伦”雷达的派生型,只支持空空作战模式,除投掷非制导炸弹外,基本没有对地攻击能力。 此后,中国开始寻求获得一种多用途的空中作战平台。1999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购买60架苏-30MKK双坐战斗机的合同,并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接装。据媒体披露,最近中国不仅催促俄罗斯交货,还提出了购买生产200架苏-30MKK战机许可证的要求。然而,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俄罗斯在售华先进战斗机方面一直心存顾虑,卖给中国的苏-30足以说明问题。这种战斗机有两种型号,其外观也有较大不同,卖给印度的苏-30MKI是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采用了鸭式翼和NIIP型被动式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与俄自己装备的型号完全相同。而卖给中国的苏-30MKK则是由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生产的,采用不带鸭翼的机身,装备的是N-001型派生雷达,其性能较苏-30MKI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需要提供目标高分辨率数据的导弹,在苏-30MKK上无法使用。 已交付中国空军的苏-30MKK可使用某些型号的空地导弹,如Kh-59M(北约AS-18“卡祖笛”)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对N-001雷达进行改进后,还可使用R-77(AA-12“蝰蛇”)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但不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据悉,N-001雷达的改进型,将装备在中国最新订购的苏-30MK2上,它可使用Kh-31A(AS-17“氪”)反舰导弹。2002年底,俄同位加速器设计局在苏-30MK3机身上进行了“甲虫”-MS雷达的飞行试验。据该设计局证实,苏-30MK3将卖给中国。“甲虫”-MS是N-010雷达的改进型,带有一个较大的平面相控阵天线,具有空空和空地两种作战模式,可使用Kh-59M导弹的未来型——主动雷达导引的Kh-59MK空地导?? 研制和装备歼轰-7改进型战斗机 与采购苏-30MKK战斗机并行的一个项目,是研制国产歼轰-7改进型战斗机。担负这项任务的是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歼轰-7的研制工作已经持续了近20年,首架原型机1988年12月试飞成功。现有少量这种战机在海军航空兵服役,主要用于执行海上攻击任务。 歼轰-7最初的设计是用来执行封锁和攻击任务,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和电子系统落后,而使其执行任务的能力大大受限。因此,军方提出对其作进一步改进。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开始与英国劳斯莱斯公司谈判,试图购买“斯佩”(Spey)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这个计划原来准备用于另一个项目,因为该项目下马才将最初购买的一批斯佩发动机改用于歼轰-7战斗机项目。 实践证明,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获取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努力是成功的。2000年双方做成了一笔交易,它包括将英国剩余的“斯佩”Mk。202发动机进行翻新,同时英方也表达了出售生产许可证的意向,最终可望在2005—2006年开始根据许可证进行生产。一旦拥有了先进的“斯佩”发动机,歼轰-7的升级计划将得到大大推进。歼轰-7的升级型有歼轰-7A和歼轰-7D两种,不管是哪个升级版本,都将具有更好的航空电子系统和更好的武器系统。据悉,这种飞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至于空军是否装备目前还不得而知。 研制隐形战斗机歼-13A 中国实现空战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另一大举措,是研制先进的隐形战斗机。据中国第一航空工业公司的负责人披露,沈阳飞机公司已被选作研发新型重型战斗机的牵头企业。研制新型战斗机配套发动机和武器系统的工作已展开了一段时间,目前已形成了多个设计方案,风洞试验也将于近期开始。从展示的模型看,这种战斗机与美空军正在试验的F/A-22隐形多用途战斗机在外型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武器挂架是内嵌式的。不过,中国的设计方案保留了更传统的机翼。这种新式战斗机暂时命名为歼-X,最终服役时的名称可能是歼-13A。 歼-13A将使用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设计的WS10A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目前正在研制试验之中。WS10A的原型WS10发动机曾安装在苏-27SK(北约命名“侧卫-B”)战斗机上,已于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空中试验。WS10A是为中国空军歼-10A战斗机设计生产的,目前它还没有正式揭开面纱。 据江泽民视察该项目的电视画面显示,新型WS10A发动机装有矢量推力装置,其矢量推力喷管可在上下15度的范围内向任何一个方向偏转,这将大大提高歼-13A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对新式隐形战斗机计划使用的多功能火控雷达系统的评估,目前也在进行之中。候选对象包括国产的1473型设计方案,它采用的是相控阵雷达天线。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部门的消息说,这种系统的搜索距离为150公里,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同时攻击其中的6—8个目标。另外一种选择方案是俄罗斯的“珍珠”雷达系统,使用这种雷达可使未来的海军型歼-10战斗机使用更先进的武器,比如Kh-31A(AS-17“氪”)中程反舰导弹。 尽管第一航空工业公司的消息来源没有预测新式战斗机何时进行试飞,如果该项目与歼-10A和歼-8D项目配套的话,预期在2010年前后将首次亮相。相关武器可望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中国政府已保证将为歼-13A的发展作进一步的投资。 研制和采购轰炸机与加油机 目前,中国空军还在努力争取更新其战略作战平台——轰-6。这种轰炸机是根据许可证生产的一种老式图-16“獾”式轰炸机。90年代初中国空军曾向俄罗斯表示,购买少量图-22M3“逆火”C型远程轰炸机,但没有得到正面答复。虽然俄罗斯愿意向中提供各种各样的战术作战平台,但迄今一直避谈具有战略意义的武器系统。不过,“逆火”式战斗机的采购谈判仍将继续下去。中国空军在保持战略进攻能力方面,另一个更有希望的途径是获取空射巡航导弹技术。中国正在研制适用于轰-6以及其他攻击平台的空射武器系统。 轰-6还被改装成一种加油平台,在它的机翼下装有2个加油橡胶软管用来空中加油之用。在改装轰-6加油机的同时,中国空军还从俄罗斯引进了伊尔-78“富翁”加油机作为苏-30MKK的专用加油平台。在发展早期预警能力方面,中国曾与以色列合作,将俄制伊尔-76“耿直”运输机与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埃尔塔·费尔康”早期预警系统结合在一起,但这一项目因美国阻挠而流产。后来,中国空军又与俄罗斯达成了引进俄制A-50预警机的意向,不管中国最终是否外购预警机,获取空中预警能力的努力都将进行下去。这是我们的J-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