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啤酒都加了甲醛 绝大多数消费者毫不知情

热心网友

我是食品行业杂志的,啤酒里面的确有甲醛。甲醛是拿来干什么的呢?主要是啤酒花的发酵用。因为它的含量非常非常低, 所以,一般不能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现在有些厂家抓住这一点,炒作“无甲醛”的绿色啤酒,只是说这样的啤酒甲醛含量更少,或者几乎等于零,但每太多意思。不是有甲醛就有毒,砒霜也有毒,为什么还在中医铺子里卖?这就是一个量的问题,不用担心。

热心网友

知道

热心网友

据业界人士讲,啤酒是有甲醛存在,但含量很低,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不放甲醛,也会有他的存在,何况目前现状下,什么东西没毒,什么东西有毒呢?如果这样认真的话,那大家什么也不要吃了用了......哈哈,所以请各位不要过于看重喽

热心网友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14日发布的《对中国啤酒“甲醛问题”的通报》说,国产啤酒甲醛含量低于天然食品,可以安全饮用。  《通报》援引国家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数据称,近年来监测的国产品牌啤酒的甲醛含量平均在0.3毫克/升左右,而肉类、家禽、鱼和水果等食品均含微量甲醛,其数值范围在0.5-30毫克/公斤,啤酒所含微量甲醛和天然食品相比,属低量范畴。  《通报》说,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包装饮用水甲醛含量的上限是0.9毫克/升,远高于中国啤酒产品的实际监测值,我们没有理由不放心饮用国产啤酒。

热心网友

还真不知道,不喝不就行了

热心网友

往啤酒中添加甲醛是起稳定剂作用的,这样可以消除啤酒在制造和储存过程中生成的絮状沈淀物。往往大陆厂家会首选甲醛。在西欧早在七十年代就被禁用了,因为甲醛可致癌。西欧国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安全稳定剂矽胶、PVPP代替甲醛,但是矽胶价格比甲醛贵几十倍,所以往往国内厂家会首选甲醛。在国内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士忙于工作,而一般百姓多为生活所迫也无暇顾忌日常食品中的慢性\"毒药\",所以常常忽视了这种自残行为。(这些毒药是慢性的,非同于吃了马上死亡,因此常被忽视)当人们吃了有问题的食品多数情况下不会马上死人,而是食品里的有毒元素通过在人体内的长期集垒使人们在若干年后才发病!!!日常食品中,凡是肉眼无法识别的,但是对生产单位有经济利益可图的产品,生产单位一般尽可能采用价格低的原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或非法对农产品如韭菜使用有毒农药,使从表面看韭菜又宽又绿为了卖个好价钱。(请参考有毒韭菜事件)另外更严重的是有问题的食品会出现在北京的超市!这使一些原以为有问题的食品只会出现在农贸市场的人们大为震惊!!!例如: 2005。4月9日据报导:国家工商总局公布,北京6间著名超级市场竟然贩卖注水牛、羊及猪肉。 京华时报报道,国家工商总局于去年年底抽验13个城市的201间销售的猪、牛及羊)肉。经检测,合格的有238组,不合格的有29组,合格率为89。1%。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猪(牛、羊)肉水分超标。 北京的客隆、华普、超市发、美廉美、长安商场超市、全特优细菜中心牛街清真超市等6间北京知名超市亦发现问题肉。2005。4月28日另据报导:广东省质监局公布抽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受检的肉制产品及三成茶叶不合格。南方日报报道,广东质监局共抽查了广州市售的二十五批次酱卤肉、牛肉干、鱼干等肉制品,当中仅十三批次合格。抽查发现,有八批次产品添加了“日落黄”。“日落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主要用于增加食品的外观颜色。长期食用过量“日落黄”,会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严重伤害肝脏功能。此外,有三批次鱿鱼干、珍贝鱼等残留二氧化硫。还有三批次鱼干制品含有甲醛。抽查并发现,茶叶合格率为67。5%,不合格批次较多的主要是农药DDT含量超标。作为普通老百姓只能多留心媒体的信息,尽量少吃或不吃有问题的食品,别无其它选择。毕竟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热心网友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在啤酒的发酵过程中,还不仅仅只产生甲醛这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热心网友

真的吗?天哪我天天喝呢.不是所有的啤酒里都有吧?

热心网友

我是学化学的 自然知道他的危害但是我的爸爸吃了20年了 您又做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