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有关马的故事

热心网友

汉血马经典故事 汉血马以前脖子流出的汉有红色物质,像流血一般,故称之。中国古代称为「大宛马」、「两极天马」,现称为「阿哈马」。 二千年前,世界马种处于原始土种状态,中亚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中,已曾有十分优秀的快马──汉血马。张骞出塞发现了汉血马。当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大宛马后,武帝便命张骞带百余人的使团去了大宛国(今土库曼斯坦)求马,带一尊黄金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换回大宛马。结果大宛国不允,归途中汉使被杀,金马遇劫,大宛国是一封闭小国,并不知中国的强大,此种行为使汉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从此爆发了两次大宛马战争。李广利将军率兵数万人首次惩罚失利,第二次大获全胜,大宛国献出三千匹马给汉朝,二次战争始得大宛马,可见汉朝重视马匹到何种程度。 当今纯血种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汉血马血统,而今汉血马是最长寿马,可活到二十三岁。 枣红马的故事军营的东南角,有一排猪圈。紧靠猪圈,有一马厩,里面有一匹枣红马。 它是一匹军马,有证章的。不知道它曾经有过什么显赫的战绩,只知道它现在退役了,默默地和猪做了邻居。我们顶着恶臭来看它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愤愤不平:怎么能这样对待军马啊! 儿时的我们非常崇拜它,跟着饲养员一起给他喂饲料,给它刷毛,洗澡。每天傍晚都遛马,它幽雅地走着,的的的马蹄声,充满了节奏感,在我们听来,那是最好听的声音了。看它那发亮的皮毛,雄健的大腿,还有长长的马鬃,真向往有一天可以骑上它驰骋。 这马可通人性了,我们仿佛能从它的眼睛看到它对我们的喜欢,就那么静静地,温顺地盯着我们看,然后轻轻地甩几下长尾。据说对生人可不是这样,听饲养员说,它要是上来脾气了,要踢人的! 邻居宋姨的孩子脖子上长了瘊子, 托我们去弄几根马尾。我们去了马厩,枣红马照例高兴地低下了头,任我们抚摩。伙伴摸着它头说:“马儿啊,我们借你几根马尾啊,别生气啊。 ”它好象听懂了似的,一动不动,任我们来拔。宋姨用马尾结成扣去勒那瘊子,都勒出了血。几天后,那瘊子就掉了。用别的东西可不行,真是神奇啊。 我们还用马尾结成扣,绑在竹竿上,套知了,这法子也挺好。那个年代白面很少的,舍不得用面筋粘知了。套来的知了,用火烤着吃,别有一番滋味。R 我们有时实在馋极了,就在饲料中,扒拉出豆饼来,砸碎了吃。硬是硬,可香了!真对不起枣红马了,和它抢饭吃。 后来,枣红马病了,死了,埋了。埋它的地方站了几天岗才撤人。那是怕有人打它的肉的主意。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梦中偶尔有枣红马光顾,只见它昂首长嘶,英气逼人!。